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季度统计数据存谜团 专家看不懂信贷出口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12:22 经济观察报

  一季度统计数据存谜团 专家称看不懂信贷出口指标

  本报记者 何谦 王毕强 北京报道

  很多看过一季度统计数据的专家都说“看不懂”。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副司长耿勤4月7日说,国家统计局正在分析研究一季度的统计数据。

  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目前国家统计局关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关于信贷的统计,与央行的中长期贷款的统计,各自的增速产生了较大偏差;而3月份出口,在今年突然发力之后,又突然大幅失速,同样令人费解。

  银行信贷之谜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有一项是按照资金来源来划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资金按来源划分,可分为四大类,即国家投资、贷款、利用外资和企业自筹及其他。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来自于银行贷款的增速,在今年1到2月出现了很大回落,仅为同比增长2.7%,而去年该项指标始终保持在22%以上。

  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主要是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央行关于

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统计却显示,1到2月增长了30%以上,这项资金一直被认为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祝宝良说。

  在贷款数额方面,央行的统计显示,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在1到2月共增长了3600亿元以上,但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银行贷款数据仅为2615亿元,两者相差1000亿元。

  “在去年,这两项指标并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差距,资金究竟流去了哪里?偏差从何而来还未有一个比较好的解释。”祝宝良说。

  国家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这是由央行与统计局的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

  央行对贷款统计的是存增量,也就是只计算贷款的增长数,而不计算还款数。而统计局统计的是,贷款数与还款数的差额。张汉亚认为,数据差距比较大,主要是由于今年企业盈利增加,还贷的积极性提高造成的,由此从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来看,贷款增长较少。

  国家统计局官员对本报说,可能企业自筹里面也包括了一些银行贷款。他说,国家统计局在这方面的数据,是以央行的为准,认为央行统计的信贷变化更能反映问题。

  外贸之谜

  令人费解的另一数据是对外贸易。

  4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3月份进出口数据中,出口增幅降至6.9%,而自2002年3月以来,中国外贸出口的单月增幅从未下过两位数,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增速曾达到41.5%。

  “这一数字大大出乎预料。”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说,“可能的原因是很多出口商为避免出口退税比率下调等政策调整,而抢在今年头两个月完成大量出口订单。”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说,这次出口的急速下降,主要是由

纺织品、服装、鞋等贸易纠纷比较多的商品引起的。

  数据显示,纺织品在去年12月份的出口增长率为12%,今年2月份为57%,到3月份却变为-20%;鞋的境遇也是如此去年12月份为7%,今年2月份为67%,3月份则为-18%;服装在去年12月份为35%,今年2月份为79%,3月份为2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主任张立群说,虽然今年以来仅调整了钢铁的出口退税率,但是厂商一直在担心其所在领域会继续调整。在这种预期下,出口退税政策越是没有调整,越是会刺激企业尽早的把生产组织起来。

  但面对上述变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今年中国顺差的调整力度一定会很大,并降下来。按目前的趋势来看,全年顺差可能会在2000亿以下。不过,她也认为在今年剩余的时间内,中国的顺差不会再像3月这样,出现令市场震惊的下降。

  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预计,今年出口的增长率将在15%到20%的范围。去年全年的水平是27%。

  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出口大幅降低只是暂时现象。“我依然维持全年出口增长23%到24%的判断。”

    相关链接:

    央行发布首季金融统计数据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迅猛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攀比现象影响统计数据真实性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