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资预期开始向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10:43  经济观察报

  专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真家阳一

  本报记者 王延春 北京报道

  这段时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显得格外忙碌,在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前后,这家日本政府为贸易促进和投资发展特别设立的公共机构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真家阳一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的副所长。在他眼中,中国很大,变化太快,丰富多彩,贫富差距比日本明显。在中国他常有一种感觉,“了解得越多,知道得越少。”所以他说,还需要更多的了解与沟通。

  这一如当下的中日关系。

  4月12日,真家阳一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这一天,他来到中国正好三年。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看待过去几年的中日经贸关系?

  真家阳一:许多学者曾担心“政冷经热”将变为“政冷经冷”,但是我们的调查显示,这些年中日经济合作其实不错。2006年中日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2113亿美元。从2006年日本贸易总额中贸易对象国所占份额来看,美国为第一位,占17.4%,与第二位的中国(17.2%)之间的差距缩小至0.2个百分点。可以预测,2007年中国有可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经济观察报:日本媒体去年底调查显示,计划进入中国市场或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日本企业数已大幅减少,真是这样吗?

  真家阳一:我注意到去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下降,这不仅是日本企业投资的下降,欧美国家和韩国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降,在我看来,主要国家对华投资下降,是因为投资周期的缘故。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到去年进入了成熟期,2002年到2005年间,汽车、电子和通讯等行业大规模投资基本结束了。当然,不可否认,这也和中国国内环境有一定关系,比如“两税合一”政策的酝酿,劳动成本的上升等因素。

  另外,中方与日方统计差异也是一个因素。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下降29.6%,4月11日,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对华投资数额7172亿日元(约64亿美元)比2005年的7262亿日元仅下降1.2%。统计不一样,是因为中方只统计新增投资和新开工项目,而日方统计则包括了在华日资企业的利润再投资,这样也许更能看出企业整体投资情况,这也说明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是非常看好的。

  经济观察报: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今年4月10日温总理出访日本,中日政治关系进入回暖期,这对日本企业投资中国有何影响?

  真家阳一:短期似乎不能看出政治关系的改善会直接带来什么经济利益,但是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是乐观的,这种预期也将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抉择。日本企业界非常期待中日政治关系改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因为一线的企业界才是“互惠关系”的最大受益者。比如,去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促成了《中日韩投资协定》的启动,如果中日双方关系紧张,这样有利于企业合作的具体协议是不会酝酿签定的。

  经济观察报:就你们的研究,未来几年,日本企业海外投资会出现怎样的态势?日本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真家阳一:2月28日,我们发布了对日本企业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未来三年有扩张增资计划的企业达到65.4%(2005年是65.6%)。从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的统计看,日本企业最看重的仍然是中国。回答“扩大对华商务”的企业达到76.8%,位居各国榜首。

  2005年发生反日游行后,日本对华投资意愿下降,但2006年又开始进入恢复期。这说明,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预期是谨慎乐观的。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06年3月实施的问卷调查中,回答“扩大对华商务”的企业达到76.8%,位居各国榜首。

  经济观察报: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更关注政治风险、经济面变化的风险还是投资成本风险?

  真家阳一:企业海外投资有风险是正常的,比如中国宏观经济的变数,奥运后效应等,但这些属于企业危机管理层面的事情。

  还有一些风险是无法预测的,比如泰国一向社会稳定,投资环境不错,但去年就发生了政变。中国尽管有高增长的利好因素,但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反日游行,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预测的。不过,这些变数也促使日本企业去年以来对投资风险进行了再研究和调整。比如部分日本企业开始考虑不要集中投资中国,而是分散部分投资到印度、越南等地。

  这种调整只是为了分散风险,并不意味要放弃中国市场,从中国撤退。实际上,日本企业已经在中国投资大量资金,达到不小的产能,而且这种生产与日本生产形成了很好的互补,所以,它们不会轻易改变在中国的投资意愿。已经进来了那么多了,谁肯轻言放弃?

  经济观察报:您认为日本企业投资中国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真家阳一:我们对日本企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中国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三个:第一,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执行不到位;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第三,税务风险方面的问题等。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