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我们在井下看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07:2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湖南部分煤矿一线矿工的调查手记 (上)

  曹 渝 周 舟(湖南师范大学学生)

  编者的话:3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五名大学生撰写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被送往国家安监总局,李毅中局长阅后非常重视。

  曹渝、周舟、文迪、毛雪峰、陶嫦娥,这五个普通的名字,可能会在当代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史上留下可贵的一笔。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们行程3500公里,走访湖南30多个煤矿,访问矿工566人,对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安全状态,进行了深入调研。

  我国现有煤矿的安全生产措施,多侧重于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加强对矿工心理安全的研究,或许能给决策层全新的启发。

  本报编辑约请调查组成员,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告诉读者。

  2006年7月22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某煤矿。

  下井时,我们一直贴着井壁,以防失脚掉到铁桶车铁轨上去。听他们老矿工讲,有名工友就是掉到铁桶车轨上摔死的。

  井下很黑,一片死寂让人顿觉胸闷,呼吸困难。只能隐约看到矿灯的光亮,行走必须借助矿灯——跟黑暗打交道的矿工们,最要紧的就是这盏“生命之灯”。井下50米处,手机就没有了信号。

  巷道旁有许多废坑,据说废坑里有毒气,能够使人窒息。矿工们一直提醒我们不要靠近废坑。矿井下的空气捉摸不定,如果通风状况不好,便会引起“背灯”——也就是煤矿工人因空气稀薄窒息而死。

  进入井下大约700米,巷道内开始有很深的积水。脚下是积水,身上却很热,很难受。采矿区气温接近40摄氏度,煤矿工人就半裸着下井。下井之后,挖一个水坑,一半工人挖煤作业,一半先泡在水里,轮流上岗。

  看到此景,我们不禁想起上半年调查的一位老矿工说的事儿,地底下的洪水无法阻挡。有一次,他下矿挖煤,发现不对劲,听见稀啦稀啦的响声,马上叫出同伴们,结果真的是洪水涌破了巷道,那一次抽水就用了两三天时间。如果没有经验,碰到洪水了也不察觉,除了被淹没在洪水中,就毫无办法。

  据随行矿工介绍:为减少投资,有些煤矿只有简单的排水通风设备;为节约材料,部分煤矿企业的巷道只建1.6米高,并且采用杂木代替松木做顶板支护;在采掘面,缺乏必要的注水和洒水等备用设备,支架不整齐,浮煤堆积厚。

  这些做法都不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极大地威胁了矿工的人身安全。很多小煤窑采煤主要是靠火药将石岩炸开。很多煤矿都发生这样的事情:火药点燃了,最前线的工人没听到铃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失去了生命。企业的安全欠账将煤矿工人置于极其危险的处境中。

  矿井里煤尘多,空气很差。矿工们告诉我们,在这样的环境干活,呼吸都觉得吃力:戴口罩吸气不行,不戴口罩鼻子嘴巴都是煤尘。刚从井里出来的煤矿工人,除了眼珠是亮的,全身各个部位都是黢黑的。

  从井下上来,快到井口时,我们感觉两腿发软,但一直强撑着。当见到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时,我们觉得平时就在身边的平常东西显得比以往更珍贵。

  回到家后,我们聊到此次调查,唏嘘不已。而且,腿都不行了,两腿膝关节发热疼痛,两三天才好转。煤矿工人每天都要上下井,并且在井下干活七八个小时,他们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