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风险防范企业跨国并购必修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0:00 国际商报

  2005年,新疆中基出资1100万欧元,对法国普罗旺斯食品公司进行100%的股权收购;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公司集团;2006年1月,中国篮星(集团)总公司并购法国安迪苏集团项目正式交割……跨国并购正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选择方式。

  境外中资企业超万家

  据统计,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61亿美元,以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36.7%,对外直接投资额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目前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已超一万家。

  “并购不是目的。”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洪丞希望通过并购将更多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据了解,2005年底,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公司集团后,在西斯建设了4000多平方米的沈阳机床集团欧洲地区首家4S店。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其已成功售出了数控镗铣床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高技术含量的数控产品,销售额近100万美元。

  尝到了并购的甜头,耿洪丞说,未来一段时间,集团还将加大对展厅和服务的建设力度,将此处建设成为强有力的集产品展示、储备、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欧洲4S中心。

  谈到并购为公司带来的裨益,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指出,其并购普罗旺斯食品公司后,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不断提升,商机也增加了。美国第二大食品公司ConAgra公司一直欲在欧洲建立自己的番茄制品生产基地,开拓中国的番茄终端市场。中基收购普罗旺斯后,ConAgra下定决心与中基合作。

  融入全球的并购不足30%

  当前,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选择。对此,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认为,这说明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能力不断增强。

  但是,跨国并购风险较大,交易成功后,能真正融入企业全球战略、为企业获取利益的跨国并购案例尚不足30%。尽管如此,全球并购还风起云涌,说明全球市场、资源还处于非充分竞争状态。特别是资源领域的垄断,以及市场格局本身,尚处于竞争与垄断之间的变换之中。

  邢厚媛分析说,全球资源领域基本被世界前150家跨国公司垄断。国际市场的后来者,要么花大本钱收购以期得到相对稳定的业务,要么收购经营不善的业务,否则享受国际市场资源机会很少。“一手要市场,一手要资源,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全球化。”她认为,中国企业作为后来者,向国际市场提供的是转换形态的资源。若只要求中国向国际市场出口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不允许中国分享国际市场资源,是不公平的。

  对外投资须增强风险意识

  不可小视的是,目前一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缺乏,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跨国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这均增加了企业“走出去”风险。

  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司长吴喜林强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购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手段本身无可非议,但并购者要具备驾驭并购所带来问题的能力,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拥有可施行国际化管理的人才。

  对此,邢厚媛提醒企业要作足并购的事前功课,其中包括对市场有基本判断能力,对所在国的法律、文化充分了解。在谈判中聘请专业律师、法律顾问,切忌轻举妄为。她还强调,并购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交易后的整合,比如,产业链、资产、人员、技术的整合,特别是文化整合。

  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刘洪宽也指出,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要量力而行,增加风险意识的同时,也要加快健全公司治理,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海外发展。

本报记者 刘朝霞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