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创新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11:01 国际商报

  作为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中国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进出口银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充分发挥其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政策导向作用”,为支持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别是为提高我国的出口商品和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日,进出口银行业务开发与创新部的副总经理李福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出口银行与成立之初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中,目前以政策性信贷为基础,正在开展多方面、全方位的业务。

  事实上,2006年,进出口银行提出了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的战略构想,同时实现了各项业务的长足发展。根据《中国进出口银行2006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全年共批准各类贷款2081亿元,发放贷款13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11%,共支持了666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以及57亿美元的资源类产品和技术装备进口。

  不可替代的优势众所周知,进出口银行是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主渠道、外国政府贷款的主要转贷行和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的唯一承贷行,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具体谈到在进出口贸易融资方面的优势,李福胜向记者介绍,首先,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由中国政府全资拥有,全力支持的国家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这大概是一般

商业银行所不可相比的。

  其次,进出口银行具有多年形成的专业优势,拥有素质良好的专家团队。同时,进出口银行在十几年间建立了与国内外的政府、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的网络优势。近期由进出口银行和贸促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也将在5月份举办。

  此外,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具有期限长、金额大、利率优惠等特点,可以满足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

  不断追求创新李福胜说,他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在进出口银行,至今已经十几年,他见证了进出口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看到了一个银行的价值取向如何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而变化,看到了一个银行在适应中国外贸发展的趋势和外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和改变,因此颇有感慨。

  据介绍,进出口银行在成立之初,船舶出口占到了业务量的70%,而现在只占20%,目前企业走出去的业务占到了大部分。进出口银行支持的产品范围不断变化,向纵深发展,从一般性的机电产品出口到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从支持工业制造产品到农产品出口,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进口信贷,从政策性的金融贷款支持到各种各样的产品信贷支持,进出口银行经历了很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的外经贸事业发展的贡献度很大。

  在服务范围方面,从支持国营企业逐步走向支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台港澳企业,对象已经大大拓宽,几乎涵盖了所有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李福胜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些改变,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李所在的业务开发与创新部是去年5月份刚成立的部门,主要职能是开发新的业务和项目,设计新的金融产品。据悉,目前他们正在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包括为文化动漫产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服务,对国内的工业园区、出口创新基地和国外的中国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等,业务创新步伐加快。

  实现战略转型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国家开发银行进行商业化转变,要求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完善内部管理,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李福胜认为,进出口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政策性银行,企业化管理”的策略,在未来,进出口银行的改革方向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局而定。

  对于进出口银行来说,目前的重点在于其已经明确了要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传统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向业务全面、治理良好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所谓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即从支持出口到支持进口,支持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投资,实现与国际经济的全面对接。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进出口银行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战略转型是摆在进出口银行面前的一大命题,而抓住机遇的重要手段就是创新。

  据了解,进出口银行在2006年加大了业务开发创新的力度,相继推出了进口信贷业务、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中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以及对台资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等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去年8月,进出口银行向獐子岛渔业发放了信贷资金人民币8000万元,用于出口加工产品的原料收购。

  开办进口信贷业务近几年,随着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扩大和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国内对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设备等进口需求大幅度增加,进出口银行顺应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开办了进口信贷业务,为平衡国际收支、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2006年1月,进出口银行与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进口信贷框架协议,协议金额为15亿美元,主要用于对该公司飞行器及器材进口,技术服务进出口等项目的融资支持。这是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签订的第一笔进口信贷框架协议。

  资料显示,2006年,进出口银行全年批准进口信贷184.8亿元,发放贷款72.6亿元,进口信贷和出口信贷已经成为进出口银行的两个“轮子”。开办进口信贷业务之后,“中国进出口银行”才算是名副其实。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06年,进出口银行积极探索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方式,并取得了实质进展,试点开办中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和融资担保业务。公开资料显示,去年进出口银行出口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批贷金额占所有创新产品批贷金额的0.42%。

  去年3月,进出口银行与安徽省宁国市政府签署了支持该市中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合作协议,该贷款重点支持宁国市外向型中小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以及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项目。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科技创新等方面作用日益重要,为此,进出口银行适时开办了中小企业融资项目,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合作,设计出融资平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大力支持外向型中小企业,希望他们有朝一日像大企业一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了解,不久前进出口银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融资产品推介会”,为那些致力于走出去的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本报记者 陈琳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