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加工贸易政策需要研究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9:54 国际商报

  “增加进口关键是要优化进口结构,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4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出席全国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会时如是表示。

  魏建国指出,要看到当前国家增加进口所面临的现实需求和重要机遇,并全面正确看待增加进口对国内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不可片面夸大增加进口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冲击。同时,在促进贸易平衡的过程中,也不能简单地将减顺差理解为压缩出口规模或控制出口,而是要通过出口结构的调整优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

  魏建国强调,当前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的出发点要从重视增长速度向速度、质量、效益并重转变;要从重视出口向出口、进口并重转变,努力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要从抓产品向抓产业转变,从源头抓起,从生产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到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抓起,增强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006年加工贸易占全国外贸比重47.2%;同时,加工贸易顺差高达1888.8亿美元,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加工贸易对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加工贸易也存在着准入门槛偏低、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贸易区域发展失衡以及管理手段和政策不配套等问题。魏建国指出,研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坚持有保有压,优化存量和限制增量,尽快建立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环保标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完善企业生产能力核查制度,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2006年,东部地区占全国对外贸易的92.4%,吸收外资占比90.3%,而中西部的比重却分别只有7.6%和9.7%。”魏建国认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从东中西部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出发,分类指导,完善对外开放布局。东部地区要“承外启内”,把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作为开放重点,推动区内产业升级。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和市场规模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外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要以开放促开发、促振兴,把沿边开放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结合起来,把境外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结合起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他要求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要立足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加快转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
自主品牌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有效缓解机电产品顺差过快增长;敦促美欧放宽对华出口管制,维护经济和产业安全。

本报记者 汤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