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开创中国企业“走出去”新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9:50 国际商报

  入世五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渐入佳境;未来五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抒写宏篇。

  据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公布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其中:股本投资77.2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额的47.9%;利润再投资32亿美元,占19.8%;其他投资52.1亿美元,占32.3%。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33.3亿美元。

  据合作司有关人士介绍,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的各项业务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也超出了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已从一般出口贸易、餐饮和简单加工扩大到营销网络、航运物流、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投资区域从欧美、港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拓展到亚太、非洲、拉美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合作项目和合作形式看,合作项目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多样化,以及跨国并购活跃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亮点。

  掀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我们不难找到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先行者的身影: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安营扎寨;TCL和德国斯耐德、法国汤姆逊及

阿尔卡特等品牌的联合共享;联想以小博大,收购IBM个人电脑部借船出海;华为以技术领先,开辟新兴市场;中石油、中海油依托资源优势的海外购买;无锡尚德、新东方教育等一大批新经济企业海外上市;还有温州、潮州等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的海外星火燎原。这些标杆型案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完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

  商务部也在对外经济合作重点工作中指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走出去”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和保障“走出去”。

  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中国的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出口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也都纷纷制定了中国企业“走出去”金融解决方案。

  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本刊特在第10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推出“贸易金融特刊”,希望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董鸿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