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青岛经济:换挡行驶又好又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6:42 招商周刊

  编者按

  “又好又快”,几乎是2006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最热的字眼。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个看似简单的提法变化,折射了中国经济的成熟与期望。考量又好又快,在于全面而不是局部,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和实践。对此,近些年经济凸起的青岛,无疑是个参照。

  记者综合青岛市统计局提供的几年来发展数字发现,青岛经济不踩“急刹车”,不靠“急转弯”,而是采取“换挡”方式进行调整。通过近几年结构调整,尤其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其运行质量耐人寻味。

  城市变厚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和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各省市纷纷通过“换气”等措施实施经济调整。而已成为经济重点城市的青岛也不例外,在“换挡”行驶中,这座城市的结构更加合理,不再是仅仅依靠工业和投资拉动,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和均衡,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青岛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数字显示,2003年青岛生产总值为1869.44亿元,2004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2006年突破3000亿元,达到3206.58亿元,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0位。4年间,该市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到16.3%、16.7%、16.9%和15.7%,平均增速达到16.4%,连续4年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

  人均生产总值计算节节攀升。2003-2006年,青岛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相继登上25000元、35000元台阶,2006年达到38892元。

  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壮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该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25.77亿元。而2003年-2006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52.6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8.8%。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2002年9.3:47.9:42.8调整为2006年5.7:52.3:42.0。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三产业共同支撑青岛经济增长的格局。

  在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青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亦取得突出成就。在逐年加大清洁生产和全面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2006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5%;完成了预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5%”的年度目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2天,优良率达到91.0%,比2005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和谐韵律

  审视青岛4年之变,尤其城市的整体走强,显然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在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又好又快更多体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基础建设、对外开放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等方方面面。

  数字显示,4年来,以金融、商贸、交通运输、信息、

房地产、会展、旅游和社区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青岛经济最大的看点。

  2003-2006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均保持在4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方面,客运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村村通客车”工作的开展,农村客运市场不断得到培育。

  道路建设方面,近4年来,青岛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滨海公路、海湾大桥、威乌支线青岛段、荣乌路青岛段、青莱高速公路青岛段以及即平高速等国家省市的重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同三线、青银高速、村村通油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滨海公路仰口隧道南口至香港东路段,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主线高架桥实现通车。截至2006年末,青岛市城市道路总长度3099.6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91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25公里。

  航空方面,青岛机场驶入客货吞吐并举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航运输业务量迅猛发展。2006年末拥有国内航线77条,国际(地区)航线13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637.81万人,比2002年增长98.1%;航空货邮吞吐量10.13万吨,比2002年增长120.2%。

  港口建设方面,港口吞吐量以每年过20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06年达到22437.5万吨,比2002年增长83.1%;集装箱吞吐量770万TEU,比2002年增长125.8%。

  在工业方面,近些年青岛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工业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329.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24%。

  在整个经济调整中,青岛市更加注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006年,青岛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95亿元,粮食总产量303.93万吨,肉类总产量84.26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6.6%、27.5%、24.2%。

  而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城市,这些年青岛的出口和吸引外资,正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出口贸易愈加趋向平衡,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相当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大项目和城市环保以及基础项目成为引资重点。

  2003年,青岛利用外资40.14亿美元,创下26年来利用外资的历史之最。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取得了38.17亿美元的骄人成绩。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达36.58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两大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和毕马威先后落户,2006年青岛市批准外商投资服务贸易领域项目351个,同比增长66.9%,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会计师事务所、码头物流、专业咨询等领域。

  2006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含中央、省公司),达到365.5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59.3%,其中:出口额达到216.45亿美元,进口额达到149.12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54.5%和166.7%。

  和谐韵律中,老百姓的钱袋子和消费结构变化尤为重要。5年来的数字反映,青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2006年青岛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8元,比2002年增长75.8%,年均增长1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46元,比2002年增长56%,年均增长11.8%,自2004年首次实现12.1%的两位数增长后,保持3年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缓解。

  收入的增加,带来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006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945元,比2002年增长62.6%,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3元,比2002年增长49%,年均增长10.5%。而青岛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食品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2006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047元,比2002年增长69.8%,占消费性支出的25.5%。

  感言: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运行不足30年,更优质的又好又快,有待在不断的发展中予以检验和体现。说实话,青岛的所作所为也只是个开端,无论在思想观念、在开放度、在结构调整、在城市创新等诸多方面,青岛较苏州、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如同足球联赛,1场或几场胜利,很难说名一支球队的底蕴和走势。青岛如要持续好的势头,则需不断积累和付出更加艰苦努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