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破行政区划藩篱 成渝经济区力创中国第四增长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00:04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冬 王渡生/成都报道 4月2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和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在四川成都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首次确定了“成渝经济区”的地理范围,确定建立统一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并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产业协作、共建生态屏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这标志着川渝将自觉携手打破行政藩篱,联手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成渝经济圈。 川渝两地的此次合作交流,是继2004年实施“川渝两地1+6合作协议”以来,两省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合作、联手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家西部经济增长极 根据该协议,川渝共同确定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进入“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老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黄金水道经济带和川东北经济带三条区域经济发展轴心。经济区幅员面积15.5万平方公里,2005年GDP近9000亿,常住人口8000多万,分别占重庆和四川总量的25%、55%、65%。 “成渝经济区的定位是:将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共同争取国家加大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生产力布局上加大对这个地区的倾斜和支持,进一步承接国外及东部优先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共同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的增长极。”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表示。 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介绍说,成渝经济区占西部面积的3%,人口占西部的25%,GDP占西部的26%,实力高于大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资源聚集好、产业基础好、城市基础好、要素功能好、发展潜力比较大,“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GDP总量可以达到4.8万亿元,可占全国GDP的8%,将仅次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是最有条件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板块。”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著名经济学家林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重庆市社会科学院联合调查表明,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在西部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这是西部最有希望发展的区域。” 成渝高铁:一小时的双城引擎 据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介绍,目前国家正在修建上海—重庆—成都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预计到2009年至2010年建成通车,成都到达重庆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同时他向记者透露:四川和重庆正规划向铁道部提出,再建一条成渝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将提高到300公里,届时成都到重庆只需要1个小时。“这不仅有利于成渝经济区产业的互补,还有利于提高成渝经济区的竞争能力,降低产业成本,方便四川和重庆人民的交往。” 根据协议,川渝两地在合作中,将加快重庆市和成都市之间的快速客运专线铁路等点对点快速通道和区域环型快速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共同加强电网通道、水利、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构建和完善成、渝两个单核城市群基础上,将加快培育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永川、江津、合川、涪陵、长寿、铜梁、荣昌、大足、南川、綦江、双桥、潼南、万盛等若干紧密相连的大中小城市,以“环线高速”连接,共同构建西部最大的城市连绵带。 协议特别强调,共同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破除行政壁垒;加强交通、物流合作,降低产品跨区域销售成本。并将在成渝经济区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就业户籍限制,建立流动人口“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保体系。两个行政区划之间的跨地就业、创业将十分方便,区域行政和市场壁垒有望打破。 西部大开发重要载体 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认为,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有利于川渝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优先发展区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解洪告诉记者,在共建成渝经济区过程中,将请国家发改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编制规划,从而有利于合理进行产业配置和空间布局,使经济区成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高地、西部投资的“洼地”。 据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介绍,成渝经济区将加强合力,推进国家级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成渝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跨区域的重大项目将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下,得到更好更快的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藩篱 今年是川渝分治、重庆市直辖十周年。近年来,西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川、渝两地增强区域合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日益增强。专家指出,重庆和四川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进行区域经济的整合,建立市场一体化机制,实现该经济区域内的一切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是重庆和四川可以利用的不多的方式之一。 早在2004年2月,川渝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人在率团互访中签署了在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六个方面加强合作的《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即两省市“1+6”合作协议,当时就被誉为川渝合作一个令人激动和振奋的里程碑。当年川渝两地农民仅因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就节约资金2亿元。此后近三年时间内,两地各方成员共实施合作项目3650个,相互引资260多亿元,商贸流通额达200多亿元。即便如此,专家指出,双方的合作面窄、合作规模小、合作层次低等问题,依然不可回避。 2006年11月15日,西南六省市区经协会在重庆举行,与此同时,一场川渝分治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重庆悄然揭幕。来自中央和两省市的领导、专家们围绕川渝经济合作的障碍、问题与对策以及合作的运行机制等八大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在此次会议上,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透露,未来5-10年内,国务院将在西部培育出2-3个经济增长带,就包括川渝经济带。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川渝两地代表委员纷纷通过建议、提案表示:以共建成渝经济区为载体的川渝合作,不仅有条件和可能,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重庆市委书记汪洋与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共同建议,将“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他们的建议被采纳。 2007年4月2日,成都金牛宾馆,分治十年后,川渝两地最高党政“首脑”再度坐在一起。双方迅速达成了建立统一工作和协调机制的共识,确立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领导保障机制”、“日常工作机制”和“实质性工作机制”,确定两地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高层互访和共同召开经济区合作论坛。 “川渝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我们衷心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赢互利。”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表示。 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也认为:“我们必须要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增强经济区域观念,自觉打破行政藩篱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经济区域更加畅通和融合。”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