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汪光焘首肯公用事业长沙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 14:4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兴云 长沙报道

  各地水、电、气价的纷纷上调,让公众对社会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关注,迅速升温。

  而公用事业改革的“长沙模式”,也开始进入建设部高层视野,并获得肯定。

  3月29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带领城建司司长李东序等官员一行前往湖南,调研长沙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调研后,汪光焘表示,“湖南公用事业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长沙彻底打破行业封闭和垄断经营,实行政企分离和市场化运作,使老百姓用气、用电和出行更加方便,其经验值得全国推广。”汪光焘说。

  “长沙模式”

  随同汪光焘调研的建设部一位官员表示,公用事业领域是计划经济最顽固的“堡垒”,很多城市的努力,大多没有形成整体意义上的突破。而“长沙模式”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了“全方位、较为完整的经验”。

  长沙市副市长徐湘平介绍,“长沙公用事业领域改革之前的国有国营、政府运作的体制和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经营模式,严重滞后于长沙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不满情绪严重。”

  长沙市公用事业局党委书记胡继槐对本报表示,2000年没有改革之前,长沙公用事业全行业亏损严重,市财政包袱沉重。而由于垄断经营,导致服务意识差,“公用事业局每年接到的投诉数千起”。

  更致命的是,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公用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滞后于城市发展。公用事业行业已基本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3年,公交、自来水、燃气、液化气、市政、排水六大公用事业企事业单位改制,全面启动。

  改革进行4年之后,长沙六大公用事业领域基本打破国有独资垄断经营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新格局。

  徐湘平介绍,“长沙模式”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彻底打破行业封闭、垄断经营的发展模式。二是实现多元化融资,打破城市政府单一投入主体的格局。三是突破城市公用事业传统的管理方法,实现规范化监管,变直接管理为对行业的监管。

  胡继槐介绍,长沙公用事业投资模式,除了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外,还采用了合资、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BTO(建设-移交-运营)等模式。

  1998年,长沙市公用事业局打破常规,在筹建第八水厂时,采用BOT投资模式,实行项目招标,将八水厂第一期工程交由湖南长大建设集团负责投资、建设、经营,按照合同规定,经营17年后无偿移交市政府。八水厂的运作,成为国内率先按BOT模式进行公用事业改革的一次成功案例。

  随后,长沙又先后将污水处理厂和天然气、公交等项目实行成功转让,在国内尚无成熟经验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较为可行的特许经营之路。

  长沙市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岳麓污水处理厂的BOT项目,吸引了国内外多家实力雄厚的投资商参加投标。

  2003年,长沙市燃气总公司将管网、设备材料等资产作价6250万元,占股45%,新奥燃气以8290万元现金,占股55%,组建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长沙市自来水公司依照“厂网分离、内部竞争”的原则,于去年1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长沙供水公司和5家制水公司转为独立法人。两座污水处理厂转让资金达26744万元,溢价8816.71万元。

  长沙市公交总公司的资产,于去年2月28日正式交付给上海巴士公司和长沙客运集团经营管理,分别重组成立了“湖南巴士”和“龙骧巴士”,转让资金22720万元,溢价3506.62万元。长沙也由此形成了9家巴士共同参运的格局,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服务更加到位。

  据了解,为提高决策效率、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透明,从一开始,所有项目的招商、招标均不搞“一对一谈判”,整个过程由长沙市纪委、监察局全程参与、审查和监督。

  改制前,长沙市政公用行业共有国有企业5家,总资产27.47亿元,员工1.25万人。自2000年改制起至2005年,长沙公用事业共转让存量资产8亿多元,引进资金20多亿元,溢价收入2.8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长沙全市公用事业行业单位92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总资产34.7亿元,每家企业都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实现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发展。

  成效初现

  外地客人到长沙,一定会注意到,长沙

出租车的起步价只有3元钱。

  徐湘平解释说,降低出租车起步价,是为了进一步建立快捷、高效、低价的城市公交服务。经过两年的运行表明,降低起步价后,出租车载客趟数每车每月增加约600次,月均营运收入增加约1900元,实现了双赢。

  事实上,市场化运作的长沙公共事业各领域已初见成效。

  统计数字显示,长沙日均供水能力由1997年的104万吨增至162万吨。

  公交车辆由1997年的770台增加到2513台,公交线路由54条增加到97条,客运量由24730万人次增加到50800万人次。

  天然气入长(沙)工程已于2005年7月30日送气点火,用户达53万余户,城市燃气化率达95%。

  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6.32%增至48%。

  此外,2000年以来,长沙城市自然垄断性公用事业的投资增长迅速。5年中,通过各种筹资渠道融资30余亿元,年投资额从2000年的2.0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5.43亿元,增加1.7倍。国有投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在市场竞争的刺激下,公用事业企业的运行效益也显著提升,2004年,长沙城市公用事业,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下一步改革,胡继槐表示,公共事业体现的是公共利益,不能完全“一改了之”,例如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及困难户的相关补贴,就应该由政府支付。

  调研后,汪光焘表示,中国市政公用事业门类繁多,政策措施应有所区别。此外,还要注意规范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特许经营等方面的问题。

  汪光焘提出,下一步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是发展目标,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二是公共资源配置;三是公共事业中的公众利益问题;四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五是“

十一五”规划中,垃圾污水处理等刚性指标如何完成等等。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