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调控方向不会改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01:49 金时网·金融时报
李倩 4月5日,央行发布公告,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16日起,再次小幅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从去年6月起连续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0.5%,距历史最高的13%只差2.5个百分点。 此举再次表明央行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稳定,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坚定决心。 实际上,由于今年一季度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依然持续高位运行,市场对央行即将或可能采取的各种紧缩措施早有预感。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陆文磊就认为:“在贸易顺差短期内很难有效降低、外汇储备也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准备金率还是比较好的回笼流动性的手段。”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至2月我国外贸顺差39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3倍;而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4%;1至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分别上涨了2.2%和2.7%,前两个月累计增长2.4%。 据专家预测,一季度GDP增速低则10.5%,高则11%,再加上仍然偏高的货币和信贷数据,尤其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经济又走向了过热的边缘。特别是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00亿元,同比多增2636亿元,而M2的绝对值较高,极易引发未来的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虽然目前的CPI增速离3%的“警戒线”还有一定距离,但CPI在最近几个月却表现出上扬的趋势,压力将会很大。 而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意味着央行仍会被动地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人民币升值预期被强化,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还会有新的增加。因此,年初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和定向发行央票,或进行货币掉期,频频出手收紧流动性。今年一季度,央行便通过对各种工具的综合运用,净回笼了逾1万亿元资金。而本周央票到期量只有400亿元,但周二一次就发行了500亿元央票,显示央行继续维持净回笼态势。但与此同时,由于二季度央票到期量将超过9000亿元,依然存在进一步对冲压力。出于对流动性的控制,央行的回笼力度不会弱化。 尽管2006年以来,央行一直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流动性,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继续高增长,外汇占款逐步增多,基础货币不断投放,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又有新的增加,贷款扩张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为适应当前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调控成效,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对目前我国热钱流入进行宏观调控,并且不排除央行采取进一步调控的可能。他认为,对于热钱的宏观调控,并不一定仅局限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央行可能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如果数据显示经济有通货膨胀的迹象,再次加息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对于央行调控手段,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央票的大量发行必然造成收益率的上涨。因此,如果从稳定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保持中美利差和减小回笼成本的角度考虑,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负面效应最小的选择。 在当前这些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流动性充裕的问题也就不大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而,回收过剩的流动性依然是央行今年的重要任务。但是,加息或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等等只能暂时缓解流动性状况和人民币信贷增长压力,却无法根本解决外汇占款问题。由此来看,流动性过剩不单单是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而是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内部失衡与国际经济外部失衡的矛盾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具体反映。那么,要解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就要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上周六在“第三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也表示,如果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央行的对冲力度也会加大,并需要适当的超前预调。央行高度关注未来价格的走势。吴晓灵指出,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大节能、降耗、减排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流动性仍然过分充裕,央行的调控方向就不会改变,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加息,都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