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黄湘源:B股的谜还要猜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08:18 每日经济新闻

  外管局为国内个人外汇投资再度指路B股,却没有收到B股市场的热烈回应。对于外管局的意思,忙于猜谜的B股投资者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

 

  B股就像一只光打鸣不下蛋的公鸡。近年来,一直在变性的传言和猜测中涨涨跌跌。自从A股宣告股改基本成功后,A、B股合并就成了B股股改的主要猜测方向。但流传了几年的A、B股合并,由于上证所总经理朱从玖在参加“两会”期间发表了“暂无计划”的说法而成了一个疑问。一度雄赳赳气昂昂的B股也一下子就蔫了下去。

 

  其实,所谓A、B股合并的意思,无非就是给B股一条走向消亡的出路,和宣布B股的退出没有什么区别。本来是中国股市一只会下蛋的小母鸡的B股被当成不下蛋的公鸡,本身就是一个冤假错案;给B股指定淘汰的出路,不管是并入A股也好,还是直接退出也好,更是错上加错。

 

  B股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无所适从的地步,并不是它自己的错,而是政策面始乱终弃的结果。

 

  正如朱从玖在上述同一个讲话里所说,从吸引外资的角度看,B股是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安排。设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早期B股市场虽然存在着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以及市场规模太小等先天不足,但B股之所以成为问题,实在是政策自己跟自己打架的结果。国企直接境外上市,B股反而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停止了直接融资功能,处境尴尬自不待言。2001年2月19日,境内持有合法外汇的居民可以买卖B股,一度刺激了B股股价的上涨,但是在缺乏后继配套政策的情况下,境内机构至今被挡在门外,而一大批入市居民却莫名其妙充当了一回前期被套外资的解放军”之后,被套至今。也就是说,等于用国内居民的外汇赎回了外资。对此,不唯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外资更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B股在这次股改中的置身于事外,更是不免给人以被遗弃的感觉。

 

  在A、B股存在较大价差空间的情况下,先于A、B股合并的A、B股股价接轨等于对B股投资者先买断工龄,这也许正是市场普遍对A、B股合并大感兴趣的道理所在。不过,对于B股来说,则无异于“杀鸡取卵”。

 

  正在构建多层次

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难道就偏偏多B股一个?无论A股如何做大做强,难道非要吃掉B股不可?与其要想另起炉灶的CDR,又何如对B股就地取材?在我国外汇管制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A股吃掉B股不仅存在人家外资股东答应不答应的问题,而且客观上也存在币种转换的障碍。相反,B股恢复其原有的母鸡功能则并不需要任何变性手术,不仅可以继续提供其它A股公司所没有的对外直接融资平台,而且在境内外汇由不足变过剩的大背景下也还可以为金融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创新提供更大的开拓空间。可惜的是,政策面没有明确定位,却一直让市场在猜谜。外管局的这次重提投资B股,即使不无网开一面的意思,却失之于谜局一样的表达方式,而无人领会。

 

  对于B股未来的前途,诚如朱从玖所言,应该交给市场来选择。假如没有历史的偏见,假如突破惯性思维的桎梏,假如不再存心让投资者猜谜,B股的全部事情只不过是从现在的终点回到原来的起点。纯B股公司的再融资固然本不该是问题,含A股的B股又何须为当“二奶”而见不得人?就是不含B股的A股或其他企业的IPO也不必非得舍近就远,将发行H股或海外上市作为引进外资或补充融资的不二法门。如此,内而言之,利国利民利股市,外而言之,国际热钱的进入也将得到有理有利有节的调控,何乐而不为?
黄湘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