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吉林大学身陷债务漩涡 高校做大做强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09:3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长杰 长春报道 2007年3月29日上午,身陷“债务门”漩涡的吉林大学,再次迎来了教育部调研组的工作人员。“也许会(对吉大所欠的巨额债务)有一个说法。”吉大宣传部部长刘景辉说,“相对于化解吉大整个的债务危机来说,这次调研仍属于探讨的范畴。”

  10天前,吉林大学自曝债务,把自己推到了风暴中心,但此后,面对超过30亿元的债务和各方的追问,他们开始保持沉默。吉大党委书记张文显、吉大新闻发言人刘景辉,相继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然而,在渐次关闭的大门背后,一场“拯救吉大”的行动正在教育部的主导下进行着。

  自曝债务危机

  “原来我们就知道学校欠债,但没想到有这么多。”家住青岛的吉大学生小刘是从《青岛早报》上看到有关自己母校欠下30多亿元巨额债务的报道的,而此前,已经有类似消息见诸报端。

  2007年3月19日,吉大内网上贴出了该校财务处“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通知中详细介绍了吉大的债务状况: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每年需支付银行利息高达1.5亿至1.7亿元,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由于这个“通知”是发在吉大内网上的,本来外界人士很难看到;但在第二天,就有好事者将这一消息贴到“新语丝”上,吉大债务情况由此开始为外界所知悉。

  3月23日,上述座谈会如期召开。此后,媒体开始报道,并初步判断吉大的债务总额达到30亿元。

  然而,该校的职工们还有吉大债务的另一组数据:38亿,内外债总计。不过,吉林大学财务处处长杜莉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不能,我不会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 她说。

  由于欠债太多,在过去的一年间,吉大的资金账户经常被各大商业银行冻结。尽管教职工们的工资从来未被拖欠过,但这些教职工反映,一段时间以来,吉大的日常运行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个人发生的费用也经常不能及时地报销。

  在上述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合校到2004年底,我校的财务环境是相对宽松的。当时的资金供求缺口一方面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予以弥补,另一方面,学校科研经费等沉淀资金也被大量用于周转使用。当然,伴随宽松的经济环境的是我校巨额的内外债务。

  吉大的一位教授说:“这表明,如果还能从银行贷到款,那么吉大巨额债务引发的矛盾,到今天也不会成其为一个问题。”

  吉大要做大做强

  “学校在日常管理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跑冒滴漏’,但巨额债务的形成,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合校。”刘景辉部长说,吉大用“大一统”的方式重组了6所高校,这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过去当地人介绍吉林大学,会说“吉林大学在长春市”;现在,长春人介绍自己,有一个说法是“长春市在吉林大学”。这种变化,缘自吉林大学的扩张。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老牌重点高校,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吉林大学从1985年开始,就产生了“搬出长春市区、到郊外施展拳脚”的念头,并于1987年开始立项建设吉林大学前卫校区。

  由于当时新校区的立项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此后的建设中,该项目一直没有获得国家资金的强力支持,而是靠吉大的自主投入来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吉大为此一共向银行借贷了1亿元。而这1亿元,也构成了2000年以前吉大的银行贷款总额。

  1999年,吉大在国家“大学要做大做强”的倡导下,开始酝酿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合并。因为吉林工大的汽车专业、白求恩医大的医学专业在教研方面实力都很强,因此吉林大学希望借此实现大学间的“强强联合”。

  与此同时,分别隶属教育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的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共四所高校与原主管部委脱钩,开始实施“省部共管三年”的过渡期。“共管”计划约定,三年过渡期结束后,这些高校将交由吉林省管理,变为省属院校。这让本来不愿并入吉大的各高校颇费思量。

  2000年,5校合并为新吉林大学的计划提速,原有的矛盾也在慢慢弥合:对于吉大来说,要实现“教育产业化”,就是要多招生、多创收,而达到这些目标的前提就是建一所更大的大学;对于其他四所院校来说,跟着吉林省没有远大的前途,而想步入教育部直属大学的行列,加入吉林大学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财政困难的吉林省来说,支持四所大学加入吉大,可以成功地将包袱甩给教育部,从而减轻本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吉大可以借助合并其他高校,升格为副部级单位。

  2000年6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上述五所高校正式合并,组建为新吉林大学。自此,在“做大做强”的旗帜下,从校园征地到人员安排,从基础建设到校际联系,吉大开始进入了大举借贷期。

  谁是幕后的推手?

  2000年,吉大前卫校区修改规划,进行征地扩建。而此时,资金瓶颈再次显现。在争取财政投入无果的情况下,吉大再次想到了到银行贷款。

  “振兴东北战略(2003年11月)实施以前,银行如果贷款给东北的大企业,坏账率非常高。而在不断扩招的背景下,所有的银行都认为给大学贷款收益高,没风险。”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孙少岩教授指出,大学是国家的,所以不会倒闭,这样的思想,也成为银行、高校借贷双方成功合作的主推力。

  2000年9月,刚刚组建两个多月的新吉林大学即获得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15亿人民币贷款。

  2001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与吉林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并宣布在未来5年内向吉林大学提供20亿元的贷款授信。

  此后的四年间,处于基建高峰期的吉林大学,一直在银行和砖瓦之间奔波。因为有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做后盾,吉大“贷款建校”的步子越迈越大。以吉林大学珠海校区为例,这个投资额超过7亿元的二级院校基建项目,其向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贷款的数目合计占到投资总额的82%。当时,吉林大学珠海软件学院建设委员会为银行提供的质押担保,正是学生学费及后勤社会化项目等收费权。

  2004年8月,解放军军需大学正式移交教育部并与吉林大学合并,这让身陷贷款困境的吉大雪上加霜。

  随着贷款数额的逐渐积累,吉大每一年的学费收入,也只够归还银行贷款利息之用。而为“偿还”贷款,在过去的几年间,吉大每年都是通过到银行去“倒贷”,才能够取得贷款行的谅解。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吉大8个校区,在校生6.3万人计算,吉大每年需要18亿-20亿元才能正常运转,这其中,包括每年的人员工资6亿多元,还有银行利息1.7亿元。事实是,教育部每年给吉大的拨款只有7亿元,如果加上学费在内的学校其他收入,离吉大每年的真实花销依然有一半的资金缺口。

  李俊江教授的计算,间接地为“吉大在2001-2004年间,年均贷款4.6亿元供学校使用”提供了证据。

  然而,吉大靠贷款度过的日子还是在2005年结束了。这一年,全国大学的扩招止步。大学新生增长率的停滞,让原来对高校还贷极为“放心”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担心”,吉大和银行之间的“倒贷”合作,随之被中止。

  由于吉林大学财务风险累计过大,从2005年开始,该校新增银行贷款必须上报教育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贷款,否则将追究责任。

  教育部的一纸限令,不但改变了吉大此后两年间的建设步伐,也直接促成了吉大最终站出来直面自身困境的行动。

  谁来“拯救”吉大?

  “公正地说,吉大的领导这两年为开源节流还是想了很多办法。”李俊江说,“但是,解决吉大债务困局的最终办法,还是要依靠开源,靠财政投入。”

  与许多指责“合校毁掉了吉大”的观点不同,上海交通大学副书记郑成良博士表示,大学合并的利弊得失,不宜过早下结论;而财政投入的不足,的确是各高校借债发展的直接诱因之一。

  针对该如何还债,尽管吉大的BBS上充满了辩论的火药味,但包括3月23日参加财务处座谈会的人士在内,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更好的办法被提出。刘景辉说:“目前靠学校肯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除了等待教育部注资,

浙江大学的“卖地还债”模式,似乎最为吉大的管理层所看重。眼下,位于长春市核心地区的原长春地质学院的两块热地,正在吉大和长春市政府的悄然运作之中;而原军需大学那块3000亩的校园土地,也在渐渐地进入吉大的视野。

  长春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尽管这两个地块都为吉大所用,但如何使其进入商业用地储备市场,并且高价拍卖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对吉大欠下的巨额债务,外界的担心胜于吉大的教职工。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吉大教职工中,没有人相信吉大会破产或者倒闭;有8人表示“政府应该为吉大买单”,他们的理由是,吉大是国家的。

  一位吉大地学部的职工干脆说:“其实你们何必着急呢——这钱当初吉大借的时候就没想过要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7,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