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睡城与大北京一起精明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21:47 中国经营报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成仁

  原声带

  在北京,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城市为了快速分散人口,郊区出现某些超大尺度“睡城”。它们和传统意义上的“睡城”并不同,在伦敦周边早期的“睡城”都是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北京“睡城”把多样化的城市活动分离在单一用途的开发活动中,这些项目以“蔓延”的形式出现,是一种单一目的(分散人口)的城市化片段。无法形成“聚焦点”,也无法像“新城”或“新区”那样支持更综合更大型的服务设施的存在。特别是当它们只是作为一种廉价的居住选择时,所带来的就不仅是交通和社会难题,甚至会消弱区域繁荣和增长的潜力。

  城市发展本身不能单纯解决人口问题。所谓“睡城”,原本规划上是“新城”,但事实上没有作为新城发展。从国际城市发展来看,最早的是伦敦新城模式。其第一代新城因试图分散大城市人口而建,定位的实质就是“睡城”,但是后来发现其中的不少弊病,便在第二代新城实现了混合的功能,融入多种服务、配套设施;第三代新城已经是集产业、居住、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模式。

  北京“睡城”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回龙观、

天通苑是政府为了解决长期的历史欠账和大量普通居民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举措。作为单一功能的居住区,它们显然尺度过大,作为新城或新区尺度又过小。今天看来,如果当初能和就业中心规划结合起来考虑,形成更综合的城市组团效果也许会更好。对望京而言,就其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十几个平方公里)而言,它不应该是单一用途的“巨构”居住区,望京应该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

  这些地区也在重构和自我调整,望京地区的变化尤为显著,很庆幸它还有一定的空间余地,产业的配置和商业服务设施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缺失。零散的、片断的、蔓延式的发展会给城市带来长久困扰,长期形成的对发展问题的看法也处于变化之中,北京最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也融合了“精明增长”(smart-growing)的精神。更综合的新城发展思路也已经形成,明确了新城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口疏解的目标。

亦庄的发展是个很好的例证。再如通州,早期发展,在产业不发达的情况下,有“睡城”的痕迹,现在也 已明确加快了发展产业的目标。

  “睡城”不应该为了定居而定居,应避免由于缺乏整体城市设计和风貌控制,各项目彼此独立开发,联片发展形成组织性差,配套和开放空间不足等诸多缺失。应吸取“睡城”发展的教训,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关系,结合整体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更加综合的配套设施,与“睡城”开发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更高的城市定位、城市形象与综合发展目标。

  老城疏解是一大问题,新城必定也要发展,如何诱导综合性区域诞生是一大课题。政府可以制订“复兴计划”、“再组织计划”等使那些孤立发展的“睡城”和产业区形成彼此联系和互动的整体,形成新的聚焦点,使更多农田、廊道得到保护,使这些区域的发展得到TOD(快速

公共交通系统)的支持,应更重视发挥城市设计的综合功能,通过好的城市设计使存在问题的地区恢复活力,不至于衰落。(采写整理:范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