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今日沸点 个税申报如何保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26日,全国各级地税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已突破100万人。而根据之前财税专家透露的数据,国家目前重点掌控的高收入者纳税人数约在600万至700万人之间。

 

  申报截止日将至,这一个税申报将如何保证呢?而我们又究竟如何看待、对待这个政策呢?

 

大众评判台

 

  石笑宇:意料之中

 

  结局完全在意料之中。首先,高收入人群无法界定,隐性收入如何查证?其次,税收体制和手段不完善,无法实现有效监控。所以,我认为这次申报的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充分。

 

  曹中铭:各方面因素导致

 

  我想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人的纳税意识不强,二是纳税宣传还不到位。另外某些人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反正税务部门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准确收入状况,能不报就不报,以免今后生出“事端”。

 

  陈梅:肯定做不好

 

  一般情况下,在政策的首次执行过程中,许多人都处于观望态度,会权衡申报与否的情况。况且现在惩罚机制还没有出现,更易造成不少人的观望心理。所以,在无法掌握国人真实收入的情况下,这件事情肯定做不好。

 

  何先生:无法起到效果

 

  就算700万高收入者都能自觉申报,又能怎样?我认为实际够得上申报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些。好多人有灰色收入,他们可能主动来申报吗?所以想通过高收入者的申报、纳税来调节贫富差距,在目前很难行得通,因为国家没有掌握这些人真实收入的渠道和平台。靠自觉能管得住的只有那些工薪阶层,光这样是不行的。

 

  沈懿波:自觉纳税是理想状态

 

  自觉交税是一种理想状态,跟现实还有不小的距离。目前的大众心理是能逃就逃,强制交税我想很多人心里都老大不乐意呢。一是现在的税交得有点重,二是不少人还在怀疑交的税能否真正用在民生上。

 

◆沸点特稿

 

进度不佳但意义重大

 

林永泉

 

  我在月初的一篇小文(见3月7日今日沸点)中就不无“乌鸦”地担心:纳税申报有可能成为一场“秀”。从截至目前的数据来看,结果似乎不幸被我言中了。

 

  那么,还有百分之八十的大多数应申报者在等什么呢?想必他们不会打算在延期到的4月2日来个最后“冲刺”的。这个结果其实大家都能预见到,尤其是那些该自行申报的人。年后我去一个混得不错的亲戚家串门,聊起这事时,亲戚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性:“我一年收入肯定不止12万,但我明年就要退休了,管它呢,我们单位也有很多人要申报的,单位也没说要组织申报什么的。”说来说去,侥幸、从众、怕露富等心理或者说国民劣根性,对新政的顺利实施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既如此,我就不免产生另一个担心:年所得超12万须自行纳税申报这一新政首次施行就出师不利,政策制定者将如何应对“好事办成秀”的尴尬?又如何采取措施让新政免于夭折?这个担心也许是多余的,因为谋划者肯定比我辈高明,他们肯定在酝酿新政的同时,就能预见到今日之窘境。那么,他们为何仍坚持在各方条件并不十分成熟的条件下就推出此策呢?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于勇气可嘉。

 

  但对一项税收政策而言,光有勇气办得雷声隆隆是不行的,雨点还得落到实处才解得了渴。

 

  回到新政的出发点———唤醒公民的纳税人意识,增加社会公平,我们就会发现,纳税申报其实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不仅现在税务部门无法掌握那么多人的财富数据,更为困难的是,要改变国人的一些传统心理,只是罚点小款是软弱无力的。

 

  而回过头来想一下,在税务部门同志的努力下,头一次实施就有100万人来自觉申报,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毕竟是打出了第一枪,而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建立网络和平台,真正掌握高收入者的收入情况,只有如此,个税这个天下第一难的税种才能在中国真正做好、做透。第一次的结果虽然不是很好,但对接下来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
凌建平 祝裕 每日经济新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