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6万外来农民耕种崇明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2:38 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规模化种植后,每100亩土地每年平均约可获得10万元收入,这也是大量外来农民愿意到崇明大规模租种土地的原因。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6年崇明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才6786元

  骆老汉的“亏损年”

  曾经当过8年兵的骆老汉,来自安徽,只会写自己姓名那三个字。他在上海崇明岛租种土地已经7个年头了。到了去年,他租了1300多亩土地,种植西瓜、花菜等作物。

  结果,去年西瓜成熟时,遇到大雾封航。崇明岛与上海城区之间的唯一交通方式是航运,投资上百亿元的隧桥工程要2009年才能竣工。所以一旦运输中断,熟透了的西瓜便只能烂在地里。骆老汉种一亩西瓜,租地、雇小工、种子、化肥等成本约需五六百元。因此去年, 100多亩西瓜地让他亏了四五万元。

  本以为靠另外一百多亩花菜能把损失挽回来,不料祸不单行,又遇暖冬天气,花菜开花。骆老汉一下子又亏了7万多元。加上其他亏损,这一年他竟然亏了14万元,几乎把此前挣下的所有积蓄都亏完了。而且,他还在银行贷了五六万元,出租土地的公司还将每亩的地租从前年的100多元提到了200多元。

  “即便花菜不碰上暖冬,赚的钱也不是太多。”骆老汉算了笔账:市场零售价1元/500克左右的花菜,他卖出不过0.3元/500克。利润大部分被批发商拿走了。

  骆老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其他来崇明租地种的人,情况和他差不多,大家种植的蔬菜品种也差不多,“种少了,商贩未必愿意过来收。种多了,市场又消化不了。”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他们。 “自己流汗、靠天吃饭、有赔有赚”这就是骆老汉们这群外来租地农民的写照。

  和骆老汉及其老伴一起经营这片土地的,还有他们的小儿子和儿媳。一家人长年累月生活在这片租来的土地上。但骆老汉坦言,他在崇明没有根的感觉,因为土地租用协议都是每年一签,他们的流动性太大,没有安稳的家。

  崇明已有6万外来农民

  骆老汉的土地属于长江农场,但并不是长江农场直接租赁给他们的。

  崇明岛原先有8个农场。经过2003年、2004年的两次合并后,崇明东部的四个农场(长江、前进、前哨、东风)划归长江农场管理,西边的划归跃进农场管理。长江农场现在面积约有120平方公里,占整个崇明岛的1/10。

  长江农场由光明食品集团下辖的农工商集团长江总公司掌管,总公司办公室主任顾士连告诉记者,在他们与租地农民中间还有一个中间商。中间商以每亩两三百元的价格租了农场1/5的土地(约1.5万亩)用来种树,结果效益很不好。于是,中间商又将一部分土地转租了出去(树苗之间有空地,可种蔬菜)。

  记者在原东风农场场部看到,原来的厂房已经铁门紧闭,水泥路面上积满落叶,大门外稠密的水沟里疯长着水葫芦。远处的大棚里,多是一些外来农民在劳作。

  顾士连认为,农民租地种还是有钱可赚的,“如果没得赚,早就不租了。大约是‘两年赚,一年赔’吧。”

  长江农场自己经营的土地有6万多亩,主要种植粮食。农场自己雇了约1200名外来农民,占职工总数的一半左右,农忙时则会增加到两三千人。不过,这些雇农多属“3860部队”(指妇女和老人),因为青壮年男子大多都不愿从事农业劳动。

  据崇明县政府统计,2006年崇明户籍人口近70万人。而外来流动人口有11.1万人,其中登记在册享受社会保障的约有3.6万人。这3.6万人占在企业工作的外来人口的约70%,也就是说,在企业工作的外来人口约为5万人。除去这5万人,其余6万多人就是来崇明务农的外来农民。这一数据几乎是崇明城镇职工人数3.1万人的2倍。来崇明务农的农民主要来自安徽、江苏、湖南、四川等地。

  两种“异地农业”之高下

  原籍江苏新沂的一个青年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收购一卡车莴苣苗,运到上海郊区自己承包的13亩冬暖式大棚种植。莴苣长成后在上海出售,亩均获利6000多元,是在家乡种蔬菜的两倍。

  以往,新沂农民都是从当地运菜到上海,路途远、费用高,利润不大。经过成本核算,他们发现在上海租地种菜利润更高,于是纷纷在上海觅地种菜。有些人还与上海的农产品经纪人签订了供销合同,专门供应芹菜、莴苣等。

  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后,每100亩土地每年平均约可获得10万元收入,这也是大量外来农民愿意到崇明大规模租种土地的原因。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6年崇明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才6786元。

  不过,很少有崇明本地人向农场租种土地。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多数本地人不知道怎么去租种,也没想过去租种。目前,崇明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远离农业,他们当中很多人到上海城区开出租车,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据了解,上海10万多名出租车司机里,有两三万人来自崇明。

  与外来农民在崇明租种土地形成对照的是,上海人喜欢到外地发展“异地农业”。一项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的“异地农业”已遍布全国30个省区市,经营者达1000多家,种养面积达230万亩,相当于沪郊农田面积的40%。上海还将通过专项补贴等手段,引导“异地农业”升级、发展,乃至服务全国。

  上海市农委高级经济师、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顾问顾吾浩告诉记者:“这两种‘异地农业’其实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上海在外地搞农业主要是输送技术和经验,这也是上海市政府为了服务全国而推广的一类项目,是农业梯度转移的一种方式;而外来农民在上海种地,还是属于传统意义上低层次的种植业。”

  就外来租地农民如何化解市场风险、实现产业升级的问题,顾吾浩认为,应该依靠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今年上海要建立40个为农综合服务站,一般以农业镇为单位,向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信息。只要外来农民是合法经营土地,都可享受一视同仁的待遇。“当然,不同区县政府的观念不一样,可能在执行时还有些差别。” 顾吾浩说。(本报记者任绍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