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这里的学校 财务很透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1:57 中国财经报

  ——湖北省实行“校财局管”纪实

  刘雅琼

  中国财经报

  编者按:2006年初,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湖北省在吸收各地财政支出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财工程”强大的技术手段,对中小学财务管理实行“校财局管”,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本版今日详细介绍湖北省的做法,供读者学习参考。

  在湖北省沙洋县西湖中学的校财务室,学校的王会计正在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财务管理软件”制作本月的财务核算报表。记者看到,报表上支出一栏写着“电脑维修费500元”,王会计说,这笔钱已经通过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申报得到了批准,学校的所有支出都和这500元钱一样,得到批准后通过学校的财务专户直接拨付到对方单位的账户上,学校是看不到现金的。

  “校财局管”的真正含义

  据校长黄祥福介绍,从2006年春季开学,西湖中学就被确定为中部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试点校,与此同时,省财政厅也把沙洋县定为了“校财局管”财务制度的试点县。沙洋县全县的20所初级中学和15所中心小学都和西湖中学一样,在当地农业银行设立了零余额账户,并与沙洋国库支付网实现连通。每月各学校通过网络申报用款计划,经县教育局汇总审核,县财政局终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同时,对农村中小学校的非税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一律由设立零余额账户的学校(包括分校)汇缴到财务专户,使用时视同预算资金管理。

  为了使“校财局管”这种新型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得到保障,沙洋县在去年就已经为所有独立核算包括代理记账的农村中、小学统一配置了电脑设备,安装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软件。在各个核算点设立会计和出纳,学校作为独立的核算主体,校长对学校财务核算负责。去年还组织各农村中、小学的专职和兼职财会人员进行了培训,保证他们能做到在电脑上核算、制凭证、出报表,以实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使用统一的核算软件,统一记账、统一科目、统一核算、统一报表。

  目前,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和国库支付网络已建立,各学校可利用该网络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申报资金用款计划,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可对各学校的财务和用款计划进行实时监控。

  将部门预算引入农村学校

  为了让记者更加详细地了解“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制度,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周顺明详细介绍了实行“校财局管”后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县级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农村中小学经费的预算编制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时间下达预算和用款计划,及时拨付资金。保证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前,按照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办法,保证农村中小学运转资金及时到位;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使用效果进行考核;定期向县级政府报告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农村中小学校编制本单位年度预算草案,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基本情况,向薄弱学校倾斜,保证较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汇总报送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和预算批复,向各农村中小学下达预算控制数和年度预算;汇总审核农村中小学校用款计划,及时向财政部门提出经费申请;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监督,对农村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内部

审计;定期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

  农村中小学校的主要职责是确定预算建议草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送县级财政部门。学校必须编制完整的部门预算,按国家和省的政策规定,将学校的收入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学校的预算外资金一律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按批准的年度预算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用款计划,按要求定期报送预算执行情况报表。

  周顺明说,实行了“校财局管”之后,将部门预算制度引入学校财务的管理之中,把预算编制、财务核算都直接落实到学校,并在中心学校建立财务核算点,统一管理下属分校点的财务。这样就把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的拨付资金都集中在一个专用账户上,从技术上保证了资金直接拨付到校,最关键的是取消了过去层层转移支付的程序,从技术上避免了资金被挤占、挪用的可能,保证了资金在使用中的安全性。目前湖北全省各农村中小学校200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统一管理就能提高效率

  “校财局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部门预算直接编制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部门预算建议数,经教育局审核汇总后,报财政局按程序下达。在实际操作中,全省各县财政局、教育局要共同确定每个乡镇的中、小学中心核算点。每个乡镇一般选择规模较大、财务人员素质较好、财务管理较规范的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作为核算点,村级小学、教学点作为报账单位。如果乡镇较大,中小学生人数较多的,最多不超过3个核算点。各个农村中、小学的核算点,必须执行财政部、教育部已发的财会核算、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的规定。为了做到统一管理,湖北省专门开发了“农村义务教育财务管理软件”,并在已经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地区进行了试点试行,经过一年的实践,在资金管理上取得了成功。

  记者了解到,待湖北省全省的农村中、小学的财务工作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财务管理软件”化管理后,湖北省财政厅和教育厅的干部职工们不用出门,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对全省15000多所中小学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学校的每一笔收支情况都可以通过网络反映出来。各个农村中、小学校在花钱时“只见数字见不到钱”,所有的收支行为都要通过专户进行,使财政资金始终处于透明的监管之下。而且,统一了学校的预算和财务报表,也减轻了省财政和教育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好制度就要全面推行

  湖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江国钧告诉记者,实行“校财局管”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后,预算编制、财务核算、资金拨付、财务监控都能直达学校。通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学校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更加透明,资金的使用方向得到了严格的监控,有效保障了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各项资金投入都能专款专用。而且,学校通过网络的软件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简化了资金划拨手续,确保了资金不被调控、挤占和挪用,使财务和资产管理更加规范,与今后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大方向也是统一的。

  对此,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周顺明表示,通过“校财局管”在沙洋县一年来的实践效果证明,实行“校财局管”的财务制度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的有力的制度保证。

  记者了解到,2006年11月,湖北省财政厅颁发了《关于全省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的通知》,明确了县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及农村中小学校的主要职责,同时也规范了学校财务管理。今年春季开学以后,湖北省已经在全省推开“校财局管”财务管理制度,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湖北省的切实落实“保驾护航”。

  - 相关链接

  科学规范的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并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要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同步推进,逐步完善。2006、2007两年分别在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分区域全面试编规范的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从2008年开始正式编制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

  农村中小学预算以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村小(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中心学校统一代编。农村中小学支出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项目支出等。农村中小学预算要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公开透明。

  ——摘自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