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6年江苏劳动力转移在高平台上取得新进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 11:26 国家统计局网站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十一五”期间,要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是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的其中两项工程,为适时反映项目进展情况,推动“两大工程”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和省劳动力厅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制定了“两大工程”实施情况统计监测制度,现将2006年监测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进展良好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始之年。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500万农民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思路,坚持外输内转并举、数量质量并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十五”期末达到的较高平台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对全省近4万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和全省1251个乡镇、涉农街道全面调查结果显示, 2006年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6万人,新增劳务输出41.5万人,分别较年初增长4.05%和5.5%。

  (一)转移与输出

  1、总量稳中有升,速度由快转缓。到2006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608.82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0.5%;与年初相比,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2006年新增转移人数62.6万人,增长4.0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0.54个百分点。

  2、就地转移增速加快,劳务输出增速减缓。随着苏中、苏北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拉动了全省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增长。到2006年底,全省就地转移总量达到了812.82万人,较年初增加21.1万人,增长2.6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加快了1.06个百分点。全省劳务输出总量796万人,与年初相比增加41.5万人,增长5.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2.41个百分点。

  3、工业、建筑、商业、服务业吸纳增加,农业吸纳减少。2006年,在全省1608.82万转移劳动力中,工业吸纳的转移劳动力最多,达509.67万人,占31.68%;其次是建筑业304.55万人,占18.93%;再次社会服务业158.15万人,占9.83%;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157.02万人,占9.76%;农业(异地)占6.12%,交通运输业占6.26%,文教卫生占2.38%,其他占15.04%。与年初相比,除农业受

禽流感影响减少6.22万人外,其他行业均呈增长态势,依次工业增加36.53万人、建筑业11.23万人、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9.97万人、社会服务业4.45万人、交通运输业2.99万人、文教卫生0.72万人和其他行业2.92万人。

  4、市场化、自发转移仍是主渠道。资料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靠自发和亲属介绍。在转移劳动力中,其中 50.9%靠自己找,33.5%靠亲友介绍,政府(单位)组织转移的占6.1%,社会中介转移的5.1%;其他占4.4%。

  5、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明显。2006年转移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比重达78.4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高达83.35%;外出从业人员中,45岁以下所占比重达85.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

  6、输向省内和苏南比重提高,省外和境外比重下降。在全省796万人劳务输出中,其中输向省内的491.13万人,占61.7%;省外293.01万人,占36.81%;境外11.86万人,占1.49%。与年初相比,分别增加40.13万人、1.01万人和0.36万人,省内比重增加了1.9个百分点,省外和境外分别下降了1.89和0.01个百分点。表明一方面积极主攻省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另一方面努力拓展省外和境外市场的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省外,吸纳江苏省最多的4个省(直辖市)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约占输向省外总量的35.3%、8.5%、8%和7.5%;与年初相比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增加了4.5、0.4和0.8个百分点,北京市持平。

  在省内,苏南已成为吸纳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在输往省内491.13万人农村劳动力总量中,61.2%的劳动力输往苏南地区。

  7、城市吸纳略增,小城镇吸纳略降。江苏外出打工人员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占16.8%、到省会城市的占17.5%,两项合计占34.3%;转移到地级城市的占35.5%、转移到县(市)级(包括县城)城市的占17.2%,两项合计占52.5%;与年初相比转移到城市的比重提高了0.16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以下小城镇的仅为12.8%,与年初相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8、苏南平稳增长,苏中、苏北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到2006年底,苏南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527.11万人,苏中452.05万人,苏北629.66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3.79%、63.37%和51.12%,较年初分别提高1.08个、2.04个和3.27个百分点。2006年苏南新增转移人数7.68万人,苏中14.62万人,苏北40.30万人,较年初分别增长1.48%、3.34%和6.84%,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苏南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外,苏中、苏北仅回落0.3和0.25个百分点,基本与上年持平。

  (二)培训与维权

  1、培训加大,素质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在全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人数比重达到35.5%,较上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劳务输出人员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达到了46.77%,较上年提高2.47个百分点。

  2、维权加大,保障提高。2006年各地加大了对民工权益的维护力度,民工权益得到了一定保护,特别是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有所下降。资料显示,外出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例由年初的3.3%下降到了年底的2.1%,下降了1.2个百分点。外出民工签定劳动合同比例由年初的39.3%上升到了年底的39.9%,上升了0.6个百分点。

  (三)收入与贡献

  1、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小幅增长。受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检查力度加大及人员素质提高等多因素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出现了小幅增长。资料显示,江苏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达到了972元,较上年增长4.1%。

  2、农民增收主渠道地位进一步突出。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增加和农民工资的提高,带来农民收入的增加。据对农村3400户居民的抽样调查,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同比增加537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3076元,比上年增加290元,增长10.4%,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54.0%,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主体。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人均1033元,同比增加75元,增长7.9%。

  (四)热点与亮点

  1、返乡创业,苏中、苏北渐成热潮。

  资料显示,2006年,全省返乡创业人数达到了2.69万人,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投资金额113.83亿元。其中返乡创业人数苏南0.46万人、苏中0.83万人、苏北1.40万人,分别占全省的17.1%、30.7%和52.2%;创办企业个数苏南1276个、苏中3176个、苏北4475个,分别占全省的14.3%、35.6%和50.1%;投资金额苏南13.35亿元、苏中52.03亿元、苏北48.4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1.7%、45.7%和42.6%。一股外出民工返乡创业潮正在苏中、苏北涌动。

  2、暗补变直补,参培热情高。

  2006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拨付由直接补贴到培训机构转变为直接补贴到农民,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和培训工种,形成政府和农民共同分担培训费用,培训优惠政策直接到人的补助机制。省里分两次印制发放69万张培训券,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完成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40.38万人,较上年增长26%。

  3、南北挂钩新招叠出,合作共赢热浪涌。

  一是挂钩地区由10个省辖市间的协作拓展为74个市县区之间的协作,并部分实现乡际对接。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对口招聘会69场次,715家苏南用人单位提供了9.17万个就业岗位,12.91万名苏北农民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4.26万人。

  二是在深化劳务输出、权益维护、社会保险等方面合作的同时,重点推进苏南、苏北用人单位、中介组织、培训机构通过联合挂靠,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培训,逐步建立南北联动、双向对接的培训协作机制。淮安、盐城等苏北城市已有近百家培训机构与苏南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定向培训关系;苏州和宿迁两市教育培训机构采取“3+1”初级班或“3+2”中级班形式,联合招收宿迁技校生1030人,解决了苏北农村劳动力培训后的就业问题;常州和盐城、南京和淮安继续推行“付费式”培训,由苏南输入地对口提供用工定单和培训资金,苏北输出地负责培训并组织输出劳动力,缓解了苏南的“民工荒”、“技工荒”。

  4、亮点纷呈,转移既好又快。

  一是苏南亮“闪点”。苏南一直是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副,但也亮起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农村向城市和国外转移加快的“闪点”。2006年新增转移劳动力中,异地转移占到了49.7%,较上年提高了20.5个百分点。

  二是苏中露“拐点”。2006年苏中新增转移劳动力14.62万人,其中就地转移7.53万人,占51.5%,首次超过了异地转移,初露“拐点”。

  三是苏北现“亮点”。出现了人们盼望已久的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比翼双飞的 “亮点”。2006年苏北新增转移劳动力中,就地转移比重占到了25%,较上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二、困难不少

  虽然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量巨大,任务繁重。江苏省现有农村劳动力2660万人,除去农业生产所需和已转移劳动力,目前全省还有约450万人需要转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江苏省仍将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每年将有近60万新成长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2、地区之间不平衡,苏北、苏中转移任务艰巨。截止到2006年底,苏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达73.79%,而农村劳动力比较多的苏中、苏北分别只有63.37%和51.12%,较苏南低10.42和22.67个百分点,最低的徐州和宿迁仅为46%左右,转移任务艰巨。

  3、现存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培训任务艰巨。抽样资料显示,目前没有转移仍然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87%;88%的人没有一技之长,50%的人年龄超过了45岁,63%的人为女性。这部分人员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尽快提高这部分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4、就业时间短,转移的层次和收益不高。资料显示,2006年江苏省转移劳动力人均工作时间为8.4个月,外出从业人员为8.8个月,分别剩余3.6和3.2个月。受劳动力素质等诸因素影响,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档次不高,从事的工种绝大多数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比较低。据调查,就地转移的月工资一般只有600-900元;外出务工一般也只有1千元左右。为此,在巩固转移成果的同时,应下大力气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已转移劳动力向更高层次转移,获取更大收益。

  5、转移的稳定性较差,巩固转移成果任务艰巨。从转移的劳动力看,大多数农民工主要从事体力和技术程度较低的临时性工作,随着年龄增大和体质的衰退、加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靠“吃青春饭”和“干体力活”的民工将面临新的转移问题,相当部分仍在劳动力年龄内的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农村“重操旧业”。据统计,2006年约有3.3%的外出劳动力返回了农村。为此,在加快增量和存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巩固转移输出成果,促进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非农产业稳定就业,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

  6、结构性矛盾突现,部分行业出现了缺工现象。虽然全省还有为数可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据统计,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50万人左右,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数量上的供大于求和素质上的供不应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据苏南地区反映,以年轻女性劳动力为主的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出现部分缺岗现象,到对口的地区也很难招到。在苏北年轻适龄的操作工也难以招到,由此而来出现了“两难”局面: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有待输出的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7、培训基础薄弱,培训经费缺口大。尽管省和部分市县财政设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培训专项补助资金,但培训经费仍有缺口,培训设施薄弱、机构规模小、师资短缺,制约了培训数量的增加和培训质量的提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据调查,目前培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培训经费不足。有些地方政府除省政府安排培训资金外再没有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社会筹集的面还不够广,筹集资金数量有限。

  二是培训券制度进展情况不够平衡。各地培训券发放使用的进度差距明显,进度快的市发放比例已超过90%,而进度慢的市比例尚不到60%,兑付到定点培训机构的比例更低,只有38.2%。

  三是补助标准较低。随着社会对务工人员要求的提高,培训的硬件投入在加大,培训时间在延长,培训成本在增长,多数地方补助标准为200元/人,还是偏低。从目前培训市场的价格来看,纺织缝纫一般为200—400元、电子电工在300元以上、钳工焊工在500元-1000元、车工在1000元-2000元、数控机床更是在2000元以上,均远远高于补助标准。补助标准偏低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加高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引导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数量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

  四是大龄劳力培训不够。30、40人员(女30岁以上、男40岁以上)的培训仍然是培训的难点。

  8、南北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南北协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协作机制和基础均不够稳定,行政推动色彩较为浓厚,领导重视工作就上去,领导一松,工作就滑坡,没有建立起正常、稳定、有效的市场化运转机制。由于重输出、轻管理,加上劳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时常发生对口地区务工人员违反劳动纪律、打架斗殴,拉帮结派,不易管理,造成输入地一些用工单位不愿去对口地区招工。

  9、就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尽管各地各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但正常的民工维权机制和法律援助制度还未完全建立,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拖欠克扣工资现象虽有所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资料显示,在2006年外出民工中,仍有2.1%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人均拖欠额2558元。签定劳动合同比例仅占39.9%,即60%的人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权益难以得到保证。此外,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和工作环境差的状况还比较突出;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岗位提升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们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基本解决。

  10、返乡创业面临诸多困难。一是资金不足,成为创业项目发展的突出瓶颈。据宿豫区统计局对13个乡镇的返乡创业典型调查, 82%的创业者反映资金不足,妨碍了规模的扩大。二是场地太小,成为创业项目发展的空间制约。有24%返乡创业者反映厂地太小或无场地,或办理征地手续难,妨碍了规模的扩大。还有的反映外围配套环境不佳,道路、供水、供电不好解决。三是人才缺乏,成为影响创业项目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42%的被调查者反映创业中面临的问题是人才问题。四是产业层次较低,成为创业项目层次提升的掣肘因素。

  三、几点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关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是实事工程、民心工程。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克服畏难和松懈思想,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致富的最大工程来抓。各有关部门不仅要切实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落实措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还应积极主动沟通,相互配合,真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投入,完善培训补贴与培训效果挂钩机制。督促指导用人单位按规定比例提取职工培训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培训。积极探索多途径筹措培训资金的方式方法,推行“免费培训、政府补贴”、“贷款培训、就业还贷”和“企业出资”办培训等运作模式,切实解决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劳动力培训经费的需求。坚决贯彻实施对省重点扶持的经济薄弱村的贫困农民实行免费培训。

  3、加强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要积极培育市场载体。进一步加强公共职业中介机构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性质的职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他们在提供务工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放手发展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简化手续,减少环节,减免收费,撤除不合理的门槛。积极发展和规范境外劳务中介组织,鼓励各类有条件的经济组织到境外投资兴办企业,带动农村劳动力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劳务市场。二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劳务需求信息库,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三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实行免费登记、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和指导。

  4、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一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要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促进广大农民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就业技能全面发展。认真实施“两后双百”工程,确保全省每年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并成功实现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做好城市与农村、苏南与苏北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工作,并积极帮助其在城镇和非农行业就业。二是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培训,大力扶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把培训重心下移到乡镇,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及时的培训服务。三是积极创建劳务品牌。要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工种,创立一批劳务培训和输出品牌。

  5、密切区域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多年的实践表明,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北输南接”的区域协作机制,已经成为提高组织化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的重要举措。应继续深化、完善这一机制,克服消极影响。强化政府推动,各对口挂钩市、县要建立健全促进劳务协作的责任制,进一步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发展多层次的协作,重点是引导和促进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服务组织之间的对接。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在推进劳动力北输南接的同时,开展教育培训、权益维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协作和交流,扩大“校校挂钩、校企合作”规模,建立更加紧密的南北劳务协作关系,实现苏北劳动力向苏南地区的规模输出、稳定就业。

  6、加强分类指导,巩固、提高转移成果。一是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就业技能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城市生活和岗位要求的,要引导他们向高收入地区、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流动。二是对就业困难群体包括40-50人员、经济薄弱村贫困劳动力、有劳动力能力的残疾人等,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难以外出进城就业的,要通过产业转移,引导他们就地转移,或者让他们利用空闲时间从事家庭加工业。三是对有创业能力的人要积极扶持,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扶持措施。四是对已转移的劳动力,要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其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

  7、加大维权力度,改善进城农民就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签订率;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报酬的权利;加强行政执法检察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民享受相应的待遇;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8、发挥品牌优势,着力提升劳务输出质量。针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农村劳务输出必须在增加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高收入地区、行业和岗位转移。要依托各地优势产业、传统行业和人文环境等资源,大力培育劳务品牌,树立一批劳务输出示范县和省级培训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有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抢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积极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竞投标,不断扩大江苏省在建筑市场上的份额,扩大省外建筑劳务输出规模。要积极拓展境外劳务市场,拓宽对外劳务合作的市场和领域,维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做大做强对外劳务合作产业。

  9、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就地转移就业。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推进和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在各地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减少,既要在继续推进输出上下功夫,又要在就地转移上做文章。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容量。要通过招商引资、南北合作,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要大力宣传、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农民创业贷款担保机构,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苏南地区要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趋势,积极引导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把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0、营造优良环境,大力扶持引导返乡创业。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要大力弘扬创业文化,为返乡创业营造浓厚氛围;二要探索多种融资渠道,解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三要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解决创业项目用地问题;四要加快人才培养,为创业项目提供人才支持;五要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六要搭建信息平台,优化政府服务;七要把返乡创业与劳务输出、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掀起返乡创业新高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