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飞机有大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 06:5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林治波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

  这标志着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的大飞机——“运十”项目中止后,我国重新启动了大飞机的自主研制工作,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我国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几经波折。早在1980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总重110吨的大飞机“运十”就已首飞上天,但因种种原因,该项目1985年被中止。

  作为大型战略性高技术装备,大飞机的研制兼有政治、经济、国防、技术四重意义。在政治意义上,大飞机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能力,在鼓舞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方面,其价值不逊于“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经济上,大飞机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到2020年我国大约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总价值为1500亿至1800亿美元;而到2050年,我国大约还需要更新和新增干线客机3000多架,加上各类支线客机和民用运输机,总价值在3500亿至4000亿美元之间。这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统计,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大飞机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从国防上看,若大飞机研制成功,将使中国实现大型军用飞机的国产化,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从技术上看,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堪称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启动大飞机研制,都是势在必行的重大战略决策。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欧、俄具有研制大飞机的能力,而真正具备国际

竞争力的只有
波音
、空客两家,大飞机的复杂性和研制难度由此可见一斑。投资巨大的大飞机项目,是中国航空界的一次战略机遇,来之不易。尽管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航空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初步具备了研制大飞机的技术能力。中国航空科技人员应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大飞机的研制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攻克难关,取得成功。大飞机研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因素,还有机制因素。能否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建立一个统筹调动各方力量、突破部门利益、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的良好机制,对于大飞机的研制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坚信,一个能够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的国度,也一定能造出自己的大飞机。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