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的另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09:31 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几个月来,一直有人建议加息,央行的举措看起来是顺理成章。但结合央行货币政策的整体目标,再细细分析那些建议加息的言论,却感觉央行加息令人费解。

  促使央行在这个时机做出加息决定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2月份CPI同比上涨2.7%,高于去年全年和今年1月的水平;二是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2%,增幅比上月高1.2个百分点。CPI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同比上涨较多,而这又是受去年底粮价上涨形成的翘尾因素所影响,与货币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以CPI的涨幅作为加息的依据也就不尽合理。在贷款增速攀高的同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却在下降,1-2月份同比增长为23.4%,低于去年全年的水平。如果是以信贷和投资形势作为加息的依据,那现在还不是做出决断的时机,需要继续观察投资的走向。通过加息调控股市更是缺乏充分的理据,现在股市基本上还是在健康的状态,以加息这样的手段进行调节并不适当,而且作用有限。

  央行加息的根本目标可能是紧缩流动性。此前央行回收流动性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但调高准备金率的空间也有限,这个工具不能一直使用,因此央行开始使用利率手段。但利率手段能够有效抑制流动性增长吗?流动性增长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国内信贷,二是外汇流入,目前外汇流入才是根本原因。那么,货币政策的重点显然是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这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共同努力,央行需要做的是维持一个相对有利的环境,加快

汇率机制改革,从而减少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加;其次,央行也应该为促进内需尽一份力。而加息对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有损害,加息使中美之间的利差缩小,从而使
人民币升值
预期更强,国际热钱更加有恃无恐地流入中国,不利于维持有利于汇改的环境;加息促使居民
提前还贷
,也就减少了他们的消费,不利于内需的增长。

  加息是与人民币升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主张加息的人,基本上就是主张人民币升值的人,其中国际投行是主力。国际投行力主加息和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受自身利益驱使?他们实际上是起到“院外集团”的作用?如果这样考虑,加息就更应该慎重。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央行坚守汇改原则,目标一直非常清晰,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非常出色。可以相信,央行还会做得更好,这次加息只是一次试探,而不是对以往轨道的脱离。(欧学家/广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