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资源增长强劲 后市变数依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09:23 国际商报

  在旺盛的国内需求和更为强劲的出口支撑下,中国钢材资源增长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市场价格继续上扬。预计近期内市场行情相对稳定,但一些风险因素亦在积累。主要表现为产能的过快释放、社会库存的迅速增多,尤其是有关出口关税变动的传闻,更是增添后市行情的不确定性。

  资源增长更为强劲

  今年以来,中国钢材资源增长势头更为强劲。据中商钢材监测预警系统测算,今年前两个月累计,全国钢材新增资源量在817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1.1%,增幅比去年1季度又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产量增幅进一步提高。由于新增能力的继续释放,国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月份全国钢材产量385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3%。前两月累计,钢材产量7901万吨,增长25.4%,增长水平又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新增产能更多地体现在板材、钢带等高附加值产品上。其中前两月热轧薄板产量14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3.3倍;冷轧薄板产量228万吨,同比增长67%;中板产量438万吨,增长38%;镀层板的产量增幅达到了74%。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达产,预计今后国内钢材产量,尤其是热轧板产量还将增加。

  进口稳中有降。经过连续数年进口的大幅下降,中国钢材进口趋向稳定,总体进口水平略有减少。据统计,2月份全国进口钢坯约为3万吨,环比和同比均为持平;进口钢材122万吨,比上月下降18%,比去年同期下降2.4%。前两月累计,进口钢坯5万吨,比去年增长1.9%;进口钢材270万吨,下降4.6%。

  消费需求继续旺盛

  虽然2月份春节长假导致钢材消费减少,但总体来看,今年暖冬使得北方地区室外施工提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生产也呈现较高水平增长,除钢质船舶产量出现负增长外,其他主要耗钢产品,如汽车、锅炉、内燃机等,今年前两月累计产量增幅均在20%以上,高的超过30%,带动了钢材消费的旺盛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势头依然强劲。今年前两月累计,全部钢铁产品出口量为103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87万吨。

  前两月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强劲,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对中国产量需求旺盛;二是国内钢铁企业在即将调整出口关税的压力下抢先出口。受其影响,预计在关税调整之前,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强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据测算,前两月,全国全口径钢材消费量接近8000万吨左右,供求关系大体平衡。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仍是重要的稳定剂。

  市场价格小幅上涨

  尽管处于国内消费淡季,但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和强劲出口的支撑下,2月份国内市场行情保持高位小幅上涨态势。

  尽管近期内出现了一轮钢材上涨行情,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从全年来看,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后,中国钢材供需形势压力较大。

  中国钢材后市行情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从国内需求来看,2006年

中国经济增长10.7%,连续数年呈现加速态势。根据多数预测观点,今年中国经济将不再提速,而是转向增幅回落,尤其是与钢铁产品消耗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幅度较大。受其影响,虽然新一年内中国钢材的国内需求依然旺盛,但增长水平无疑将随之回落。

  二是国内产量有增无减。由于一些新的项目投产和达产,今年中国钢材产量将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5.4%,比去年同期水平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即使按照较为保守的测算,假设全年钢材产量仅比上年增长10%,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今年全国钢材产量也将达到51353万吨,比上年增加4668万吨;如果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15%,钢材产量将达到53688万吨,比上年增产7003万吨。估计实际产量增幅会大大超出上述保守测算。

  根据上述几个方面,可以对今年中国钢材市场供需状况做出如下判断:一方面,中国钢材需求增速放缓,特别是出口水平有可能出现回落。另一方面,中国钢材新增产能继续释放,将比上年增产5000至7000万吨。考虑到2006年新增钢材产能的绝大部分是通过扩大出口所消化的情况,如果今年中国钢材出口形势逆转,那么新一年内就可能有超过5000万吨的新增资源需要寻找消化空间。

  由此可见,钢材后市供求压力较大。如何化解这个压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这个压力得到化解,可以实现市场行情的大体稳定。否则,将不容乐观。

  从主要钢材品种来看,由于国内钢材产品的新增能力释放主要集中在热轧产品上。如果今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形势逆转,热轧产品尤其是热轧板材类产品将首当其冲。

陈克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