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技部:2007年工作中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9:18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周剑初

  “历时两年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陆续启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日前向“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认为2006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自主创新时不我待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在总结各国经验教训基础后所作出的科学抉择。综观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各国间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归根结底都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我国到现在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愈加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愈加增大。那些拥有先进技术优势的国家出于经济利益和国家战略的考虑,对向外转让技术越来越持谨慎态度,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超越。所以,在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同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速形成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如果我们不靠自主创新,就面临着技术、经济、政治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还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要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多次强调,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也多次提到自主创新,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自主创新不必悲观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已经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能力。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处在人均GDP1000美元的时期,但是科技创新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DP5000美元至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创造出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奇迹:2006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让中国的航天工业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青藏铁路的胜利通车是自主创新的另一个成功典范,它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者们克服了空气稀薄、气温低、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困难以及地震、崩坍、滑坡、风沙等严重自然灾害,在“生命禁区”里书写了一个个神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大坝、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工程建设已有十余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0多个科技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各种发明专利达700余项……

  民企应成为创新重要力量

  在我国现阶段,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民营企业也自然被寄予自主创新的厚望。尽管民营科技企业已涌现出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仍然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制造、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资本社会化程度低、总量小、技术人才缺乏是他们较为共性的特点。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辜胜阻就此发言,称民企创新面临四个问题:一是动力不足,不想创新。一些民营企业家感叹,靠技术创新不如通过经营房地产利润来得快和高;靠引进合资可以省时、省事。二是风险太大,不敢创新。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你创新,我冒仿”的市场环境也让企业不敢创新。三是能力有限,不会创新。四是融资太难,不能创新。民营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八成,但获得的贷款只有全部贷款的10%左右。

  为此,辜胜阻在“两会”上代表全国工商联建议:尽快构建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壮大风险投资事业,尽快推出创业板,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债券市场;引导民间资本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社区科技银行,拓展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强度,强化创新税收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引导政府采购向国产高技术产品倾斜;努力培养一大批“顶天立地”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

  综合推进自主创新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全国政协分组讨论时专门强调,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不懈努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胡锦涛指出,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科普工作,使全社会真正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今年的自主创新工作如何具体推进?根据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是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再出台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其次是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选择支持一批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重组。第三是继续建设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第四是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要加强对钢铁、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的技术改造。第五是增强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继续实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等高技术工程和产业化专项。

  相关链接  今年科技工作总体思路

  科技部提出,2007年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要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心任务,力争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在体制改革与创新方面有新突破;二是以深化宏观管理体制为重点,在协调部门、地方形成创新合力方面有新突破;三是以落实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为抓手,在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优化创新环境方面有新突破。

  2007年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要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以资源环境、卫生健康、公共安全领域为重点,提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以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科技创新为重点,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能力;以新能源和节能技术为重点,提升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服务能力;以产业和新技术突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为重点,提升主要行业的竞争能力;以高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为重点,提升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以国家实验室和条件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雅山)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