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宏观调控:控制两个规模是重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9:02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周剑初 宏观调控今年仍不能放松,“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8项任务和措施时,头一条就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和近年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看,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控制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这两个“规模”其实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二者常常是结伴同行。 回顾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之所以能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与中央政府自年初以来始终坚持不懈的宏观调控是分不开的。在宏观调控的努力之下,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在2006年有所缓解,突出的一点就是投资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货币信贷增幅也在趋缓。 但是,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的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消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这一问题时,首先就痛陈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其具体表现记者归纳为四大块: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二是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四是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实际上,包括“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在内的众多经济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经济结构中的其他各种矛盾与不合理又通过信贷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超规模膨胀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卓元就提出,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反映。 因此,控制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两个规模就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如何控制这两个规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权威的阐述。关于控制信贷投资规模,他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继续控制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劣质企业贷款。关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温家宝说,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控制城市建设规模;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控制“两个规模”不等于全面紧缩,我国今年要实行的仍然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的方针还要坚持。“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对此说,从“三驾马车”看,投资是要进行控制的;我们担忧的是产能过剩,关键是要调整投资结构,对于“三农”、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要大力支持,投资仍然保持适度增长,另外消费也是重点扩大对象。对此,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了更全面的阐述和部署。 控制信贷和固定资产两个投资规模、做好2007年的宏观调控工作,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此,我们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根据经济运行新情况及时完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执行力,真正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