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两会高度关注节能减排未达指标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09:22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王晓欣

  “十一五”开局之年,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未能完成。这一问题引起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节能减排指标没完成,反映了我国经济深层次矛盾。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结构比重高,能源消耗因此也较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管理都比较粗放;三是节能投入、技术改造、财政税收等措施实施时间不长,效应体现还要有一个过程。然而,也有代表、委员认为,节能减排目标未能实现,与各级地方政府执行不力有很大关系。去年节能减排指标下达后,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同步出台,许多地方政府抱着一种“边干边看”的心态。

  要实现“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就必须要用“硬约束”来实现“硬指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并提出,今年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是八个方面工作之一。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是“硬约束”。今年初,发展改革委与大型能源消耗国有企业签订了责任状,指标逐一分解。项目节能评估不过关的,实行“一票否决”。国家环保总局也首次启用了“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为了促进节能降耗,最近,国家统计局还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科学统一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节能降耗只有“硬约束”还不够,还必须实施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一些经济政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

  现在许多能源服务公司缺少融资渠道,而银行贷款关心的是项目的还款能力。银行对于传统项目,修一条路、建一个工厂等,投入产出一清二楚,而投资节能项目,投资长,见效慢,往往难以得到贷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应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贷杠杆的作用,减少对粗放型企业贷款,促进这些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向集约型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创新制度来支持节能项目的实施。

  “我感觉中央动真格的了!”身为企业负责人的全国

人大代表李中坦言,“自己身上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他说,华能电力集团已经对自己下达了明确的节能降耗指标,如果干不好,华能总部对自己今年的工作业绩将会“一票否决”。所以说,只有“硬约束”,才能实现“硬指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