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中国经济只是局部过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03:03 第一财经日报

  他还提出,人民币升值未必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张喆 宋蕾

  面对国内外一些人士的担忧,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昨日乐观地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并未遭遇真正的通货膨胀,而只是出现了局部过热。

  斯蒂格利茨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汉青高级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的成立仪式上发表上述观点的。他还提出,人民币升值未必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反而有可能扩大中国的城乡差距。

  通胀不曾真正抬头

  “这几年中国很幸运,并没有出现通胀问题,这部分得益于中国央行对宏观经济调控得力。”斯蒂格利茨在谈到通胀问题时提醒,事实上在很多年里中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近年来,国内外有过对

中国经济过热及增长过快的担忧,但斯蒂格利茨指出,真正的问题不是增长太快而是增长不平衡,在某些地区出现过度投资、过度建设,但并不是整体经济都增长过快。“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中国实际上并没有经历什么真正的通货膨胀时期。”

  斯蒂格利茨建议,中国应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国内需求型经济转变,“如果这样做好了,就不会形成通胀压力”。

  升值会扩大城乡差距

  针对中国当前已经积累的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越了应对危机的需求,但他并不主张提高

汇率以解决外汇储备激增的问题。他指出,提高汇率的一个负面影响在于中国的农业将因此受损,“这就会扩大农村和城市阶层的收入差距”。

  斯蒂格利茨表示,如果让

人民币升值同时对农民进行补贴,就会占用资金,而这些资金原本可以用于发展其他事业,如投资、教育和卫生事业。他因此提出:“采取其他措施是必要的,比如征收出口税以纠正贸易不平衡,这就不会显著地拉大城乡差距。”

  继续对“热钱”设限

  在谈及外资问题时,斯蒂格利茨认为对外资应当区别看待,对短期的投机性资金需要保持警惕。“那种在一夜之间进进出出的资金会造成经济不稳,对经济增长并无益处。中国对这类资金流入采取了限制措施,我认为这种限制应该继续下去,虽然这么做会承受一些外来压力。”

  斯蒂格利茨认为,过去中国对外资企业征收的税低于内资企业是不合理的,“现在中资和外资企业的税收将趋于一致,我想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他还指出,现在许多国家向外资银行开放,但外资银行通常只向大型企业提供借贷,通常仅在城市地区提供服务而很少面向农村地区,这会加剧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应当对外资银行进行规范,规定它们向各个地区和各种机构公平地提供贷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