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两会解析平安发展关键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02:22 第一财经日报

  陆媛 俞燕

  在印象中,平安保险(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平安”,2318.HK,601318.SH)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是个非常不爱和媒体打交道的人。不过以政协委员身份出现在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会场的马明哲,对媒体的态度却热情亲和。

  马明哲为《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勾勒了中国平安的发展蓝图,银行业务支柱化、平安证券增资扩股、综合经营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词。

  不排除继续收购的可能性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中国平安正在着手于整合深圳商业银行和平安银行,在国内银行间的整合还较少,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平安银行何时北上来京设网点?

  马明哲:把两个银行整合在一起,对平安来说不是太难,首先我们对平安银行比较了解,第二,深商行和平安处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了解。从这几个月来看,整合工作运行平稳。

  整合之后,深商行将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至于何时来北京设网点,我们暂时还没有考虑,要一步步来。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平安在银行领域的投资分为两部分,既有对深商行的股权投资,还有对民生等银行的财务投资,这是不是说,中国平安的财务投资主要倾向于股份制银行,股权投资主要针对未上市银行的策略?之后是否还有进一步的银行投资计划?

  马明哲:我们对银行的投资主要分成两部分,一类是战略性投资,比如平安银行和深圳商业银行;一类是财务性投资,参与民生银行定向增发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财务性投资属于被动型投资,主要是因为我们持有的三十年期以上的保单收入就多达几千亿元,我们需要为这部分资金寻找出路。目前我们债市还不够发达,10年期以上的长期债还比较少,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银行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具有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对银行进行财务投资,主要是考虑资产匹配的需要,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至于未来是否有继续收购其他银行股权的计划,只要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增长,我们就不排除继续收购的可能性,但短期内没有新的银行收购计划。

  暂时没考虑把平安证券分拆上市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中国平安正在致力于打造金控公司,中国平安的模式和其他集团有何不同?

  马明哲:现在的金控模式主要分为分业综合经营式、金融混业式和产融一体式,我们是典型的分业综合经营模式,组织架构的基本模式是“集团控股,分业经营,整体上市”,金控集团本身不经营具体业务,只负责将股东资本投向各子公司,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各子公司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子公司之间设有严格的“防火墙”。

  《第一财经日报》:对平安证券是否考虑分拆上市?现在中国平安的棋盘上还缺基金管理公司,是否考虑收购或设立?

  马明哲:我们暂时没有考虑把平安证券分拆上市的打算,至于增资,中国平安上市后有500亿元左右的资金,如果平安证券有增资扩股的必要,就可以考虑进行注资。是收购还是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都在研究,一步步来。

  《第一财经日报》:赞成提高股票投资比例吗?不能投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这条规定,是否过于严格?

  马明哲:提高股票投资比例,我们暂时没有考虑,看保监会的态度,现在的比例5%,挺好。目前的比例,国际上相比,算比较低的,应该说在保险公司可控的范围内,现在基金加股票都在10%,在保险公司承受的范围,结合我们资本市场的特点。

  对于不能投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我觉得都有道理,对于保险业是很好的保护,我们是新兴市场,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平安的第三方资产管理进展如何?

  马明哲:中国平安有四个单位,信托、资产管理(上海、香港)、平安证券,包括平安自身的和第三方资产管理。但资本市场不是很发达,产品单一,我们会做一些基础工作。保险产品中与投资结合,也是一部分资产管理,比如外汇保单,除了保障,还有投资部分。外汇投资也有专门的团队,考虑全球化资产配置,要看国家的政策。在海外第三方托管,正在作研究。

  本报摄影记者/王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