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印度经济快车陷入高通胀泥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09:41 国际商报

  印度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但眼下它似乎快得有些危险了。按照印度政府的预计,到今年3月31日,该国经济年增速将为9.2%,进入1947年以来最快的增长时期。与此同时,通胀水平也上升到两年来最高水平。在截至2月3日的12个月中,印度受到各界密切关注的批发价格指数跃升了6.73%。

  印度有11亿人口,其中大部分人的日均收入不足3美元。即使物价只略微上浮,可能就会有人因此吃不上饭了。由于主要食品(如洋葱)价格大幅攀升,印度民众已是怨声载道,政府官员也如坐针毡。印度总理辛格日前在致印度各邦主要部长的一封信中表示,豆类、食用油、小麦和牛奶价格的上涨是最让人担心的。截至2月中旬,印度小麦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1.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印度问题专家孙士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价上涨对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非常敏感的问题,控制不好的话会给印度的经济发展乃至政局稳定带来较大影响。

  多项举措平抑物价

  经济学家认为,印度经济增速必须保持在7%~8%以下才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否则便会出现物价大幅上涨的局面。

  印度央行2月中旬宣布通货膨胀率已升至6.73%,这不仅创下两年新高,而且也远远高于央行设定的低于5%的区间。为了抑制一路飙升的物价,包括央行在内的政府部门已采取多项非常举措。政府不仅在2月15日下调了汽油价格,还宣布从2月17日起上调国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月26日,又宣布调降其庞大铁路网络的货运和客运价格。印度铁道部长拉鲁·普拉萨德·亚达夫表示,柴油、钢铁、水泥、小麦和化肥等大宗商品的运费将会因此下降。

  2006年,印度央行为了给经济降温曾5次提高关键的短期利率。分析人士预计,印度央行可能在4月24日的议息会议上再次提高利率。对印度央行行长瑞迪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他必须在抑制物价飙升的同时防止经济出现“急刹车”。如果出现后面这种情况将吓退外国投资者,而正是这些外资投向印度股市的资金推动着印度经济的蓬勃发展。如果势态失控,海外投资者很可能会立刻撤资。

  孙士海说,印度经济的上一轮高增长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面对这种情况印度央行不得不通过加息来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前印度央行行长加兰指出,瑞迪面临的困境在于:印度的货币政策“仍处于试验阶段”。由于印度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的规模及运行效率都比不上西方国家,因此当印度央行试图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宏观经济时,效果往往要等到两年之后才能显现。而在很多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只需要不到一年。

  敏感的“政治蔬菜”

  在印度,洋葱被认为是最便宜而且随处可见的蔬菜,洋葱的价格是关系到印度全国11亿人口每日生计的大问题,洋葱已演变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蔬菜”,是印度国内非常敏感的政治议题。

  孙士海介绍说,1980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英迪拉·甘地就是利用当时执政的人民党没有能够有效控制洋葱价格引起民怨,而硬是把人民党拉下马。9年之后,洋葱的高价又帮助印度人民党在全国大选中赢得胜利。

  1998年,洋葱价格疯涨了600%,达到每公斤60卢比,甚至从一些菜市场上绝迹,引发了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和抢劫活动,并直接导致了印度人民党在随后的几个地方议会选举中轰然倒台。

  目前,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正在应对一系列印度北部的地方选举,这些选举被认为是影响印度总理辛格政府执政的中期公民投票,但就在此时,国大党不得不面临又一次的“洋葱危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其他大城市,洋葱的价格由一年前的每公斤7卢比涨到现在的20多卢比。新德里一家市场上的蔬菜商贩拉温德拉说:“人们问问价格就走开了。价格一直在上涨。”

  印度经济学家萨米特拉·乔杜里说:“只要通货膨胀引起大众的关切,像洋葱之类的商品就可能成为反对派的集结口号。”

  印度面临两难境地

  对物价水平节节攀升的担忧正成为印度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些政治家呼吁,应该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和扩大就业计划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增加政府债务,挤占社会福利和基建项目资金;而从长期来看,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更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这些争论反映了印度目前面临的两难境地: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多问题也应运而生。通货膨胀正在给低收入阶层带来伤害,尤以农村地区为甚。落后的基础设施正对国内外货物运输构成瓶颈。国家对儿童营养不良等至关重要的健康问题也无暇顾及。

  印度经济的年增长速度高达9%,世界上或许只有中国的市场潜力才能与印度相抗衡。但是,印度的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中国,也不具备中国所拥有的制造业基础,所以,无法提高产量以发挥平抑消费品价格的作用。

  另外,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经济充斥着太多“热钱”,这些资金大多是外国投资者在印度股市上的投资,他们一旦发现势头不对,就会毫不犹豫的抽身而退。根据

摩根士丹利驻孟买经济学家查坦·阿亚提供的数据,截至2006年中期的前三年半中,印度共吸引各种形式的外资共计约970亿美元,其中约有83%是投向金融市场的。

本报记者 陈小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