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80%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 近岸海域生态处亚健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 09:37 法制日报
海殇:大海正成为人类后院垃圾场 本报记者 蔡岩红 国家海洋局新近发布的《2006年全国海洋环境公报》令人揪心。公报再次显示,中国海洋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改善,更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我国竟有高达80%以上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也就是绝大部分未达标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大海。大海已然成了陆地随意倾倒的垃圾场,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我们的海产品能否安全? 故事:海洋官员亲历海洋污染 “到底我国海洋污染的程度有多严重,不亲眼看不知道。”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忧心忡忡地给记者讲了两个他亲历的小故事。 前不久,马主任到某地出差,曾看到临海当地农民把秸杆放在排污沟渠的水面上,将排污水上面漂浮的带有沥青物质的东西吸到秸杆中,然后将吸有大量油污的秸杆拿回家当成做饭用的柴火。但秸秆吸走的油脂毕竟有限,大部分污染物还是直接排进了海里。 去年,马主任带着他的研究生在锦州湾做课题。在海边,他看到一些人手拿一个探雷器样子的东西在海水边搜来探去。他凑到跟前一问,这些人称是在找“锌矿”。原来该海域是当地一个矿产企业倾倒废矿渣的地方,由于这些矿渣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所以周边的人就干起了找“矿”的营生,并将找到的矿石再卖给矿产企业。马主任称,海洋近岸的沉积物被金属污染后,即使花上百年的时间治理也未必恢复得过来。 据介绍,仅2006年我国就有1298万吨主要污染物排入近岸海域,更让人担忧的是,其中37.8%的污染物被排入了海水增养殖区。 症结: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受日益严重的陆源污染影响,我国近岸海域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海洋污染多来自陆地,源头若没有改善,海洋就难以清澈。”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春先说。 而目前我国仍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企业环保欠账,去年全国“两会” 召开前夕,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锡武对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调研时发现,这家企业每年因排污会受到120万元的罚款,但环保要达标至少需要投入1亿多元资金,相当于违法排污100年的罚款。她据此认为,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是污染企业“宁愿认罚不治污”的主要原因。像这家企业一样,目前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守法不如违法,这也是我国环保问题的一大症结。 一些环保官员也表示,导致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各地发展观问题。目前环保遇到的最大瓶颈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且至今仍没有彻底性的解决方案。由于GDP指标在官员考核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大多数地方都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说,社会对海洋保护意识的薄弱也是造成入海排污口普遍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沿海城市认为只要将污染物排进海里就算是对污染物的处理,没有意识到海洋对污染物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我国近年来经济建设发展越快的省份周边的海洋污染状况越严重,如山东、上海等近90%以上排海污水不达标。因此,中国沿海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已经给海岸带和海洋造成巨大环境压力。 此外,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过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加强环保“口惠而实不至”,虽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但并没有切实履行污染削减承诺;虽然建了治污设施,但并不正常运行。 期待:海洋法律需要完善 最近,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刘惠荣教授撰文称,目前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发展状况相比,我国的海洋法制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某些立法滞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多以行业和部分管理为主、众多涉海管理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重叠、冲突,公众参与程度较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配套条例、办法、规定、标准需要适时出台。 此外,长期以来,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一直存在“五龙闹海”的矛盾冲突,管理的不顺畅影响了法的实效。因此,建议今后在设计海洋管理体制时应当根据海洋的特点以及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表征,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理权限和职责。 刘惠荣还表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作用发挥得好坏取决于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所以海洋问题仍较为严重,主要在于执法的力度不够、执法措施往往浅尝辄止。从深层次说,割裂了立法与立法之后的实施之间的联系。因此,海洋法专家提出要重视“立法后”工程,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考察立法的实施状况,有助于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水平。 本报北京2月25日讯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