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资本市场能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10:17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程瑞华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既为投资者又为融资者共同服务的场所,是投资者和融资者都能找到生存空间的场所。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直接融资比重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优化金融结构、健全金融体系和降低金融风险的一大障碍。

  持续上涨了一年的A股市场依然走牛,A股开户数每天以12万的数字大幅激增,排队开户再呈盛景。随着大盘蓝筹股的不断加入和市场的持续走强,沪深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两个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指标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相比,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那么,包括股票和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能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学者指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并不仅仅是由于发达国家投资率更高,而在于发达国家有更高的资本配置效率。中国资本市场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截至2006年底,境内上市公司总数从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的8家上升到1422家,总市值超过7.4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约37%。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预计2007年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如果再考虑分离式可转债上市以后形成的企业债供应,总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

  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企业通过境内资本市场筹资总额超过10830亿元,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境内企业共有136家,累计筹资891.35亿美元。一批优质大盘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不仅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加速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了企业核心

竞争力。同时,资本市场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日趋活跃的并购重组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既为投资者又为融资者共同服务的场所,是投资者和融资者都能找到生存空间的场所。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只有10%至15%,而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一般在50%至80%之间,与之相比,我国的差距很大。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已经成为我国优化金融结构、健全金融体系和降低金融风险的一大障碍。

  2006年,我国股市出现转折性变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股市融资功能得以恢复。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沪深两市共有70只新股发行,融资总额达1642.5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央行两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在银行间市场流通,融资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成为债券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证监会近年来则在其管辖范围内力推上市公司的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等,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资本市场的发展,避免了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带来的风险,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随着

中国经济量与质的飞跃,以及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单凭国家金融输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发展需求,而且国家金融所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况且国际资本也叩开了国门。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改制上市,通过固体强身打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以及需要“断奶”的央企、国企也需要走入资本市场,加上海外公司回归,融资的需求与规模以及今后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都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放大,资金必须充足,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经济发展得又好又快。实体经济和金融层面的改革都在呼唤更为发达的资本市场,并由此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