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振兴东北"激活老工业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09:50 国际商报

  打开放牌走改革路

  日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情况汇报会上,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介绍说,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东北三省把改革开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打开放牌,走改革路,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发展和振兴,成效可圈可点。

  针对国有企业众多,体制和机制性矛盾突出的实际,辽宁省确定2005年为“改革年”,出台了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支持政策推进改革。吉林省把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作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各项工作之首。黑龙江把国企改革作为振兴的“第一硬仗”。同时,东北三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改善软硬环境,出台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优势产业迅速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对外开放和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使

鞍钢等一批重点老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增强。

  “振兴”还须艰苦努力

  张国宝指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影响长远发展和振兴进程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东北三省生产总值虽然增长加快,但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下降,实现中央11号文件提出的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成新兴产业基地、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的目标还需要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在提到目前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时,张国宝介绍说,目前,尽管东北三省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起规范、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民营经济仍然弱小;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机制不活;改制企业遗留问题也不容忽视。许多企业虽然进行了改制,但债务并没有化解。尽管国家对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在财力上给予了支持,但由于东北厂办大集体企业多,改制资金缺口很大,多数地方反映无力实施这项政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度低,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等问题。东北三省成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但装备制造业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力不足,生产集约化程度低,产品配套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成套能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张国宝指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影响长远发展和振兴进程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东北三省生产总值虽然增长加快,但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下降。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集中,经济转型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稳定就业率仅为60%左右;生态破坏严重,一些地方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打造东北沿海经济带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政方针和思路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采用新办法、走出新路子,不断开创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新局面。

  张国宝提出,未来一段时间要继续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团。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跨国公司参与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改制的引导,培育大型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稳妥地做好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推广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农村集体合作组织形式、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积极推进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将保税港区的部分功能延伸至腹地。进一步推动沿海沿边开放和图们江流域国际合作,努力打造东北沿海经济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推动东北地区信用环境建设,健全信用体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研究制定处置不良金融资产、加快东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借鉴天津、重庆等城市的试点经验,在东北地区进行设立省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试点,承接、托管和处置地方国有企业

不良资产,实现不良资产处置与促进国有企业转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衔接。研究在东北设立区域性资产交易中心,引进各方资源参与地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促进资产的流动与重组。

  科学制定具有东北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先行试点、示范,探索不同的建设模式。继续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重大农业项目建设,把东北建成我国最重要的国家商品粮基地。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装备、石化、钢铁、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建设装备制造、大型冶金和石化生产基地,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慧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