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世界级宝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5:30 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记者 刘虹 “世界级企业应该具备4个能力,即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除了对八钢集团的成功并购外,一连串大动作使得岁末年初的宝钢,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2006年12月19日,宝钢公布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由此成为国资委公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首家正式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央企上市公司。 12月21日,宝钢在第一轮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率先抢下全球首发权。巴西淡水河谷(CVRD)北部和南部生产的粉矿2007价格在2006年基础上上涨9.5%,涨幅远小于前两年。 2007年1月15日,素有“中国钢铁界铁娘子”之称的董事长谢企华功成身退,48岁的徐乐江正式接掌宝钢集团帅印⋯⋯ 而国务院国资委也在近期提出要加快央企重组步伐,着力培育30至50家有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家特大型国企,并且是国资委下辖159家央企中的明星企业,宝钢的这些重大举措有着更深的意味。勿庸置疑的一点是,宝钢正向着3年前制定的“要成为世界钢铁业前3强”的发展目标坚定迈进。 变局中谋发展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在接受《上海国资》记者采访时指出,钢铁行业是讲规模经济的,存在投资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双重进入门槛,如今已有不少民营钢企成长起来,国际钢铁巨头也在觊觎国内市场,钢铁业面临整合大变局。从国内钢铁行业发展态势看,存在行业集中度较低、布局不合理、企业粗放型发展等诸多问题。对此,《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宝钢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钢铁企业,在行业整合中,必定是当仁不让。 “宝钢虽已进入世界500强,但还不够,还需要发展壮大,它应该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在国内钢铁行业整合中有所作为,发挥更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宝钢并购八钢是个好现象。”张晖明认为。 丁吉平认为,宝钢在国内钢铁企业中是绝对的龙头,在内部管理、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国际化发展等各方面,都领先国内很多企业一两个档次。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宝钢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扩大规模,通过并购进行扩张,这是宝钢已经明确的战略选择。 新任宝钢董事长徐乐江也公开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加速联合重组。在行业变局中抓住机遇、进行有效的并购与整合,增强自身的规模和实力,是宝钢的必由之路。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博士则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尤其是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形成了市场硬约束,有利于钢铁行业的整合,提升企业质量和竞争力。权衡同时指出,宝钢在挥舞并购大旗,进一步做大规模的同时,集团内部也要加快布局和结构调整,通过集团内部的“有进有退”,实现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 走向国际化 在成为世界钢铁前3强的目标指引下,宝钢的国际化发展也走在了前面。丁吉平指出,相对于国内其他钢铁企业来说,宝钢在国际化方面已领先一步,在前几年国内钢材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每年10%的出口,并且在海外建立营销渠道,稳步走向国际市场。 1993年,宝钢欧洲贸易有限公司在德国汉堡诞生。今天的宝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营销网络遍布欧洲、中东、非洲40多个国家的大型贸易公司,销售的宝钢产品90%以上是高附加值精品,在欧洲市场树立起了宝钢的一流品牌形象。 宝欧总经理叶萌不无自豪地说,宝钢率先叩开欧洲市场的大门,今天,当国内众多钢厂涌向欧洲之时,宝钢已在这里稳步实施战略布点,目标市场呈现多元化、规模化态势,在欧、非、中东大区的市场稳步扩大,并仍在不断加大对新市场的开发力度。在开拓海外事业的征程中,宝欧公司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也博得了众多喝彩。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告诉《上海国资》,企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能在多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随着国际钢铁行业格局的变化,宝钢国际化发展必须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不仅是产品要推向国际市场,并且还要有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以及国际化的资本运作。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邹健预计,到2010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可能达到55%至60%。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需求对铁矿市场的决定因素已明显表现出来,中国矿石需求方与国际矿业巨头之间“双向依赖”的格局已在形成过程之中。 宝钢2006年12月在第一轮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率先抢下全球首发权,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专家徐向春认为,这是中国首次单独确定铁矿石价格,也是中国首次在大宗商品价格谈判上行使自己的定价权,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而丁吉平也认为,铁矿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宝钢要成为一个大型的国际性企业,必然要与国外铁矿石巨头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铁娘子”谢企华曾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的雄心壮志,她也一再强调“宝钢追求国内整体上市,并不代表放弃海外上市”。 宝钢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陈缨在不久前也表示,宝钢一直没有放弃过在合适的时机去海外上市的计划,也不排除在海外上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可能。 2006年年末,谢企华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日本新日铁公司向宝钢出资,包括与新日铁已经建立资本合作关系的韩国最大钢铁公司浦项制铁,提议三家公司积极考虑相互持股。如果该合作设想进展顺利,宝钢将与新日铁公司及浦项钢铁集团组成东亚地区最大的钢铁同盟。 专家分析,若宝钢、新日铁和浦项制铁交叉持股实现,无疑有助于宝钢减少海外上市可能存在的恶意收购风险,令自身资源配置整合的空间放大。 正如宝钢内部人士所言,宝钢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主要是有宝钢快速提升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作为强大后盾,而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练好内功是关键。 权衡指出,国有企业与跨国大企业的差距,不是大与小的问题,关键在于持续创新能力强不强的问题。企业要做强,不是为了500强而500强,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宝钢表现不俗。早在2000年,宝钢就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创建了“钢铁联合研究基金”,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双方共投入3800万元,资助了众多科研人员从事钢铁科技研究,促进了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丁吉平也认为,近年来,宝钢的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学习曲线非常陡,相对于国内其他钢铁企业,宝钢的人员素质较高,也一直在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张晖明教授认为,宝钢相对于国内很多钢铁企业来说,有很多有利条件,产品优势突出,技术含量高,内部基础管理也是一流的,曾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对标,有力提升了内部管理水平。“宝钢的基础非常好,要更进一步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宝钢已经有所作为,但还必须有更大作为,应承担更多的龙头作用。” 跻身世界级 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发布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透露出重组、整合、提升竞争力,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国有企业发展的主题词。而培育世界级的大企业,业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背后是众多殷切期待的目光。 白津夫认为,国资委提出要培育30至50家大企业集团,方向和目标是对的,这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面临做大和做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是核心业务不突出,企业不是真正在市场中锤炼出来的,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规模也不够,个头不如别人,没有一定规模,何谈竞争力?但是这个规模不是拉郎配形成的,而是要通过资源的整合、重组。” 白津夫认为,宝钢发展较好的原因之一就是聚焦核心业务。进入世界500强的其他中国企业,也都是聚焦于核心业务的。核心业务并不是单一业务,而是一组业务。国有企业要成长为世界级企业,一定要集聚在核心业务上,围绕核心业务做强优势,做大企业,这是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任务。 白津夫提出,国有企业要善于通过联盟、并购等形成“合力”应对市场竞争。同时还要善于“借力”,资本市场的整合能力不可缺失。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及海外上市,是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 作为央企中的标杆企业,宝钢名列央企董事会试点第一批、股改第一家、股权激励第一家......宝钢在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表现非凡。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对宝钢等一批重点央企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 张晖明告诉《上海国资》记者,“国内像宝钢这样的企业还不多,而宝钢与世界500强的前几位比,个头还太小。在做强与做大两方面,企业首先要做强,做强的本质是提高资本的增值能力,而不是在于资本规模,要注重资本回报率。在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并购、联合、联盟等把企业做大。” 在聚焦核心业务、并购整合求发展的同时,企业的制度建设也十分重要。宝钢在公司治理方面相对其他国企更为完善,宝钢股份刚刚顺利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说明其治理结构和相关制度体系已经较为规范。 白津夫指出,更多的国企要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还有一些制度缺陷有待突破。国企的领导人现在都是“戴着红帽子”,而经营者应该更多由市场来选择,要采用市场化的激励方法。 张晖明认为,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企业家。宝钢的谢企华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磨炼出来的,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她让宝钢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场期望继任者——年轻的徐乐江,能将宝钢带入另一个全新的时代。权衡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国有企业跻身世界强企之林,需要企业家队伍的崛起,要培养真正的企业家。 “世界级企业应该具备4个能力,即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权衡作了这样的阐述,“我们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世界大企业之林,这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中国是东亚经济的领头羊,也是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提高影响力,国有大型企业应该担当这样的重任!”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