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远征路上的钢铁业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5:29 上海国资

  李荣/文

  眼下中国钢铁业重组一条暗藏的主要“线索”就是整合与“拒合”之间的对抗,而且无论是整合方还是拒合方都使用了相同的手段,那就是“规模”

  宝钢增资重组八一钢铁集团的冲击波,将会给久缠在各种利益之争中的钢铁业整合大局,带来何种影响,这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钢铁业整体产业结构重组及企业间的兼并整合,已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主线”在业界形成基本共识。其现实性和必要性,在产业政策的酝酿形成过程中已得到了业内的充分认同。钢铁“并购热”已在不断升温。

  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目前钢铁业的整合是形成共识易,实际操作难,实质性推进比较缓慢。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火热”其外,“寒冷”其中。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中国钢铁业市场状况,尚不足以形成被动整顿的条件;产业整合的主动方面“热”在市场占有,而整合的被动方面则“冷”在利益博弈。

  多位产业观察人士认为,在目前多个钢铁业跨地域重组的动议中,地方政府的态度最为重要且耐人寻味。一般而言,自身产业优势不明显、但市场潜力巨大的地区,乐于推动跨地域整合;而自身产业分散、但总体产业规模不小的地区,乐于进行区域性整合,对外来整合或多或少有排斥的倾向。

  如果这一局面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那钢铁行业的任何一次并购重组,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远征”。

  难觅“被动整顿”的时机

  〔钢价“涨跌制衡”的相对高位的运行态势,更难以形成“市场淘汰”的产业重组条件〕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钢铁业的产业重组,几乎很难找到“市场淘汰型”的被动整顿的时机,即使是在市场低谷期,也因为产业的国资为主的产权结构,而导致产业退出机制的明显“缺位”。从近4年来的市场状况而言,市场需求的持续推动力长期存在,虽然市场价格时有大幅起落,但总体而言是“涨跌制衡”的相对高位的运行态势,这更难以形成“市场淘汰”的产业重组条件。

  宝钢集团战略研究部门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的市场“生态”,还没有达到“优胜劣汰、生死竞争、不得不接受重组整合”的地步。与有利于产业整合的“长期低迷”的市场环境相比,近年来的钢铁企业“日子是十分好过的”,大部分企业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就算在最近4年多的这一轮产业周期内的市场最底部,钢价大幅下跌,使得部分企业临近成本盈亏点,但基本都是临近经营成本点,很少跌进生产成本点的,“也就是没有跌进肉里”,边际空间依然较为充足,很难形成劣势企业“死路一条”的局面。

  从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经济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防治经济过热的几率要高过防治经济过冷,因此国内市场对钢材的需求,还将保持一个“相对刚性的增长”。虽然目前国内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始终存在,但只要这种刚性需求支撑着市场,市场就会保持一定的调节能力。

  此外,国内与国际的钢材市场也日益表现出互动和联动的特征,这使中国钢材产能释放的出路有多了一些新的特点。今年到目前为止,国际钢市的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内钢市价格的回升,中国钢材出口量明显增加,大大缓解了国内资源的供求矛盾。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中国钢铁业的产业整合,完全寄希望于充分的市场条件,难度较大。

  整合与“拒合”

  〔“规模对抗”如果没有利益博弈的渠道来释放,就很可能演变为更大规模层级上的投资竞争和固有分散格局的“固化”〕

  在市场单一驱动力还不完全具备、产业分散“痼疾”依然趋于固化的情况下,中国钢铁业的产业兼并重组的“大戏”,却似乎拉开大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近日的一次钢铁产业形势论坛上说,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正在加快。但在另外的场合,中钢协人士也坦承,总体而言中国钢铁业重组的进展还不快。

  据市场人士观察,目前大部分的联合重组方案或举措,都还停留在“搭框架”的阶段,实质性的进展不大。国内钢厂“第一方阵”(千万吨级以上)中的8家企业,基本都有产业整合的项目和计划。

  其中特大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的整合出发点又稍有不同:特大型企业可说是目前“整合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强的力量,其目的就是为了保住已有的绝对优势地位,不至于因为规模优势的相对下降而使得技术、经营等多方面优势逐次落得“满盘皆输“的地步。因为钢铁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没有规模往往在业内“就很难说得上话”。

  而“第一方阵”中原来仅为二流企业、通过近年的投资扩张升至一流规模水平的大型企业,则是希望“搭起重组架子”,以巩固刚刚得到的行业优势地位,并进而取得绝对优势地位,避免今后在行业重组的“水涨船高”中又重新沦入二流行列,而处于被兼并地位。

  此外,在年产500万吨级的钢厂中,不少钢厂都在上一轮的投资热潮中,拿到了产品升级扩产的新项目,马钢、邯钢、太钢等“第二方阵”企业都在新建生产线,以新的规模和市场层次增强自己的抗兼并能力或提高自己在市场整合中的讨价还价的“谈判力量”。

  综上所述,眼下中国钢铁业重组一条暗藏的主要“线索”就是整合与“拒合”之间的对抗,而且无论是整合方还是拒合方都使用了相同的手段,那就是“规模”。虽然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产业整合中所常见的,但如果这种“规模对抗”,没有利益博弈的渠道来释放,就很可能演变为更大规模层级上的投资竞争和固有分散格局的“固化”。

  利益博弈通道不畅的解决方案

  〔由于国内利益分配调整的市场和社会体系不完整,所以整合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呈现出一种“看不到结果的长期性困惑”〕

  钢铁专家贾良群认为,从大的方面来看,目前钢铁业并购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跨区域的,主要由国内的核心大企业来做,这种做法国家的产业政策明确表示支持和鼓励;一是区域内整合,这比较容易推进。但是,这两种并购路线已产生了一定的冲撞。这种冲撞如果渐次扩展开来,从全国钢铁业宏观并购格局来看,很容易形成一种僵持的“冷格局”。

  业内专家认为,从行业整合的有效性而言,跨区域并购应更被看重;从行业整合的可行性而言,区域内重组可能更为现实。但如果区域内重组推进得不彻底,很容易成为一种“关门主义”,以整合后体量上的巨大,来拒斥外来的资源流动。

  行业整合中的地位之争和新建项目之争,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可能形成“热战+冷战”的局面。据国内一家大型钢厂的人士说,目前跨区域的重组项目难度很大,不少地方都倾向于内部重组。这可能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跨区域重组的利益安排,不仅要考虑税收、劳动力安置等“桌面部分”,而且还有不少“桌面下”的阻碍。为了新上项目而并购的倾向也有抬头迹象,这样的出发点只能使重组僵持。如果产业重组到头来只是产业分散格局在“更高层次”上的一次“固化”过程,那将对中国钢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非常不利影响。

  相关专家说,如要顺利推进钢铁业的产业重组,关键要解决利益博弈通道不畅的问题。由于国内利益分配调整的市场和社会体系不完整,所以整合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呈现出一种“看不到结果的长期性困惑”。

  贾良群表示,如果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目前国内的现有条件,实施区域内的整合,确实是第一步,也是绕不过去的一步。这种整合没有跨区域的利益冲突,容易做,但也最容易“流于形式”。第二步是创造条件实施跨区域整合,这里要结合宏观面的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打破地方政企之间的“潜规则”和潜利益,使得地方政府真正能够形成“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等新型理念,消除“桌面下”的利益阻碍。同时还要理顺重组与新建产能、新上项目之间的关系,不要造成“旧的不去,新的又来”的局面。

  这种“循序渐进”,同时也是疏通利益博弈渠道由易而难的一个过程。从目前已知的主要重组项目来看,像山东省内的联合重组和已成为现实的“宝钢-八钢”重组,最有快速推进的条件。而主要通过市场收购形式进行的一些整合尝试,如果没有行政推动等关键举措的配合,恐怕只能停留在“预演”的阶段,不会有实质性的完成。

  此外,结合企业搬迁和重组而实施的大型新建项目计划,也将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总体产能衔接状况的极大影响,极有可能要在钢铁业淘汰落后有了明显的进展之后,才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实施。

  今后,随着国家有关企业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更为规范和完整,企业并购市场的功能体系逐步形成,各类产权的价值实现和价值交换基本消除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中央和地方、企业和政府等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可以充分、有效、合理地表达、界定和博弈之后,跨地域的联合重组才可能成为钢铁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形式。

  由此,大企业的跨地域扩张与区域内部整合可以互相制衡,逐步以市场条件实施更高层次的整合。既不让大企业轻易地以“各个击破”的方式实现跨地域“渗透”,形成区域市场垄断,同时又可以在市场内在动力推动下,实现要素的流动。比如在股改全面完成的背景下,可考虑为钢铁股二级市场收购创造必要的条件,也可以尝试股权的换股和交叉持股等多种形式的整合手段。

  产业分散7弊

  中国钢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和2002年开始出现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投资热潮。这两次投资高峰都没有改变中国钢铁业投资布局分散的格局,反而是强化了这种固有的格局,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第一方阵”的大型企业规模也在出现“平均化”的趋势,规模日益接近,产品结构也在同质化。

  产钢千万吨以上的企业,2000年为宝钢1家,到了2006年,上升到8家,除了宝钢而外,尚有鞍本、唐钢、武钢、首钢、沙钢、济钢和莱钢,合计产钢1191.9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31.76%。产钢大于500万吨而小于1000万吨的企业2000年为3家,2006年上升到9家,包括马钢、华菱钢铁、包钢、邯钢、攀钢、安阳钢铁、太钢、酒钢和建龙钢铁,合计产钢6051.21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17.17%。全国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共17家,合计产钢1.72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48.93%。

  产业分散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是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按地区分,华北、华东钢铁产能占全国的63.77%,相对集中;而西南、西北仅占9.45%,相对偏少。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矿山建设,企业小而分散;有18家大中型企业建在省会城市;34家建在100万人口以上城市;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粗钢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60%,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环保压力。

  二是产能集中度低。2006年末全行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粗钢产量最高的前4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中国仅为18.52%;而日本达75%以上,欧盟为72%以上,美国为61%,俄罗斯为66.89%,韩国为79.55%。

  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在200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型材、中小型材、棒材、螺纹钢、线材、特厚板、中厚板、中厚宽带钢、热轧薄宽带钢、热轧窄带钢、冷轧窄带钢、涂层板、无缝管、焊管、钢轨等多达15个品种的钢铁产品,产量大于需求,而冷轧薄板、镀层板、不锈钢板、电工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依然不能满足需求。

  四是中国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06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905%;全年新产品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79%。

  五是总体产能过剩,低水平产能过大。去年底全行业炼钢产能已达4.14亿吨,炼铁产能3.91亿吨,轧钢产能4.2亿吨,呈现总体产能过剩;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

  六是资源、能源、运输、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加大。煤、焦、电、运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钢铁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高炉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达53%,并呈提高的趋势。铁路运力不足,部分钢铁企业20%以上的进口铁矿石只能依靠公路运输进厂;用电高峰期,限供、停供用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七是钢铁业总体发展呈现粗放型的特点。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20%左右;钢铁行业总耗能占全国工业总耗能的15%左右;生产过程热能有效利用率仅为30%;固体渣回收利用率为53%左右。

  国内钢企合纵连横

  据相关信息汇总,到目前为止,东北地区3家特殊钢企业(大连、抚顺、北满)联合重组为东北特殊钢集团公司;武钢与鄂钢、柳钢联合;鞍钢与本钢联合;唐钢与宣钢、承钢联合;首钢控股水钢;首钢与唐钢合作成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开始在曹妃甸建设临海钢厂;唐山建龙重组新抚钢;湖南华菱钢铁与米塔尔钢铁合资合作经营;香港中信泰富控股大冶特钢、石家庄钢铁公司等。

  此外,宝钢正在与广东韶钢合作,在整合存量的基础上,计划在湛江新建一家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同时宝钢还与马钢、太钢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其战略目标也是指向联合重组。宝钢还在股市二级市场通过增大流通股票持有量,对包括邯钢在内的多家钢铁类上市公司实施市场化的参股行为,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其目的是在市场化收购手段方面进行初步“热身”,以积累经验。山东则在推进省内两大钢铁公司济钢和莱钢的整合,整合后的钢铁集团年产量可望达到3000万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68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