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厦大南洋理工大发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预测(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2:05 新华网

  

厦大南洋理工大发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预测(2)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新华网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厦大南洋理工大学发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预测

  据厦门日报2月11日报道 厦大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昨日联合在北京举行2007年春季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预测发布会,指出今明两年,中国GDP增长率预计都将维持在低于10%的水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不过今年的消费物价指数涨幅略高于2006年的水平。

  两所高校课题组还重点模拟预测了“多大程度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当前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得出结论,人民币短期快速升值绝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扩大的有效手段。

  这是CQMM自去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的第二次预测数据发布,此次公布了利用CQMM模型对中国2007年至2008年共八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变化的预测,模拟了人民币汇率如果每年升幅达6%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

  2007年:高增长低通胀

  课题组对2007年和2008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了如下预测:在人民币保持每年3%的升值幅度、2007年上半年世界市场需求继续扩大以及中国

人民银行为抑止国内投资需求而可能再次调高贷款基准利率的假定下,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将下降为9.67%,低于10%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回落2.65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下降,为23.6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基本维持2006年的水平,小幅下降至13.34%。净出口增长速度将下滑至22.85%;同时,外汇储备增速将只有小幅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CPI涨幅预计为1.55%,略高于2006年的水平。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保持在9.27%的水平;主要价格指数也将进一步回落。在保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在2007年可继续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宏观调控应继续采取频调和微调的方式。在外部需求的带动下,2007年上半年出口有望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但2007年下半年投资需求速度可能又会加快,政府应密切关注下半年投资需求的变化情况。

  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效应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在不断增强。为了研究“多大程度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当前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这个问题,课题组加大了2007年、2008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模拟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让人民币按每年6%的幅度升值,那么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紧缩效应将非常明显。虽然人民币短期快速大幅升值将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速迅速下降,但2007年GDP增长率将下降0.62个百分点,仅能维持在9.05%的水平;2008年GDP增长率将下降至7.08%。课题组提出,人民币短期快速升值绝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扩大的有效手段。在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强的情况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谨慎选择政策工具和把握政策力度,既要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又要减轻人民币升值紧缩效应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课题组建议,应使财政政策在调整总需求结构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重视供给调整,把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收入水平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同时,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也要防止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进一步自我强化,以避免激励更多的短期资金流入。

  CQMM是由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并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资助,是目前中国国内惟一投入运行并定期发表经济预测及政策模拟评估的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CQMM具备了发布包括贸易构成指标在内的共23个重要宏观变量季度预测数据的功能。(王瑛慧)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7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