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液晶产业重组动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16:47  《中国投资》

  困境中的中国液晶产业,能否通过重组,解决生存和竞争问题?

  液晶产业重组动向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2006年12月28日,国内最大三家液晶面板生产集团——上广电、京东方和昆山龙腾——最终选择了联合。消息一出,业内强烈震动,议论纷纷。硬币的一面是,三家重组成一个巨无霸,肯定可以发挥规模优势;另一面则是,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中国液晶产业,能否真正整合为一?这种相拥取暖的联合,能否解决生存和竞争问题?

  “整合之后,三大液晶面板商要与国外的同行抗衡,还需持续投资建设6代、7代甚至更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并争取获得国家资本支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技术业务部副主任徐红向《中国投资》表示。

  据悉,三家重组的目标是构建“统一业务平台”,即共同组建新的或选择目前已存在的公司为专业化公司。各方在此公司所占比例,由各方投入到公司的TFT-LCD业务价值及现金来最终确定。三方同时将聘请一家具有国有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各方注入专业化公司的TFT-LCD业务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按照计划,三家公司将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整合事项达成共识,签署新公司的合同、章程。若三方未能达成一致,该意向书将会终止。

  幕后的国开行

  作为三方共同的债权人——国家开发银行,曾在三方联合方面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据报道,国开行行长陈元曾分别亲赴京东方和上广电,实地了解情况,劝说三家企业联手经营。

  这三家公司是中国仅有的三条5代线的拥有者,为建设5代生产线,三家公司都面临巨大的资本压力。

  京东方财报显示, 2006年上半年净利润额为-12.6亿元,流动资产大幅下滑。

  龙腾光电主要股东——昆山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宣炳龙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在5代生产线上投入约6.99亿美金的龙腾光电,还有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正在积极寻找资本合作。

  上广电也同样面临资金紧缺问题。截至2006年10月份,上广电亏损达15亿元左右。

  徐红认为,TFT-LCD面板生产线建设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项目,高投入高产出,且市场波动较大,从而导致投资回收期较长;企业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来源和持续大规模投资的能力。

  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这令液晶面板厂商难以为继。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再融资难,股市融资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如企业需要连续三年保持6%以上的利润率,这对投产初期面临亏损的面板厂商来说要求较高。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也不能解决快速大规模投入问题,由于企业经营初期尚未盈利,自有资金有限,贷款数额高必然出现高负债率,因而限制了银行贷款额。要投资建设面向液晶电视市场的第7代面板生产线,需要30亿美元左右的投资,即使可以获得贷款,也至少需要企业自筹1/3(项目资本金),而10亿美元的自筹资金对于企业是相当庞大的数额。因此,在她看来,这个行业要发展,就需要保证大额“股本”的投入。

  业内人士猜测,如果国家开发银行能够将其持有债权转化为股权,那么,这将成为中国最有实力的液晶面板投资商,资金方面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中国的液晶产业也能够与国际厂商相抗衡,这将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徐红指出,液晶行业虽然是个竞争型行业,但是如果考虑到需求旺盛以及产业安全的问题,国家资本还是有可能介入的。如果介入,也是将国家资金通过机构代表进入;如果单纯靠市场行为,很少有大型企业有如此大的实力。

  大者恒强

  台湾厂商对此次合并非常关注。一旦新公司建立,将有三条5代线,上广电旗下的生产线产能是每月9万片,京东方为8万片,昆山龙腾则为每月3万片,三家合并将形成每月20万片的产能。外电报道,这虽然占不到全球液晶市场的5%,但是在某些台商看来,这仍然将成为全球TFT面板业的新势力。他的电脑显示器面板产能将与华映处于伯仲之间,面板业由台、韩独霸的局面也许将会改变。如果国家资本介入,那么这个新势力将更不可小觑。

  事实上,在这个“以大为美”的产业里,联合已经不是新闻。早在2002年,韩国的LG与荷兰飞利浦的合资新公司一度称霸液晶市场。2006年台湾友达光电与广辉电子进行了合并,近期,韩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三星也与日本索尼签订了一份协议,两者谋划将联合生产新一代液晶显示屏。

  这些经过联合的巨头发展迅速,随着友达光电对广辉的合并,友达光电在全球TFT-LCD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接近20%,而三星和LG-飞利浦的市场占有率也各超过20%。LG-飞利浦的7代线已经投产,友达光电的7代厂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此次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的联合,也会带动其上马更高代的生产线,如外界所传的7.5代线。事实上,他们的产品线早已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加紧投入已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表示,他们目前的产品目前只能切割26寸的液晶电视面板,其主导产品依然是15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的液晶显示器产品。而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已开始从32英寸、37英寸向40英寸以上扩展,26英寸成为小量市场;而液晶显示器也开始向20英寸、22英寸扩展,合作三方的主流产品15英寸、17英寸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因此,新的合资公司在整合了各方的资源之后,会发挥协同效应,丰富产品线,而且规模带来的还有与原材料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比如,面板的一个重要元器件——彩色滤光片,目前内地的自主供应能力为零,这些元器件要从日本进口,如果厂商联合起来,整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会增强,在成本上会有所降低。

  价格战有望趋缓

  价格竞争是当前国内液晶企业利润不高的主要原因。而联合将有助于国内厂商价格战的趋缓,但与国际厂商价格的竞争仍会继续。近期,彩电厂商又酝酿新的联合,希望消除相互之间的价格战。

  液晶面板面临同样问题。有关资料显示,液晶面板生产线过度集中,使液晶面板厂商面临激烈的价格战。

  来自国内液晶产业研究机构FPdisplay的报告指出,受到年底盘点效应及TFT面板需求减弱影响,TFT面板产业12月营收及出货量均呈现持续衰退。

  据悉,由于液晶电视的销售不佳,大尺寸面板价格的下降速度惊人。FPdisplay公司公布的液晶面板价格数据显示,3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由一年前的572美元跌至现在的360美元,下跌幅度达到37%。产品利润由一年前的22美元降至现在的5美元。40英寸液晶面板价格由一年前1027美元降至现在的690美元,降幅达到33%。2007年40英寸面板的利润仅为10美元。因此一些高世代的生产线自降身价,开始生产液晶显示器面板,全球第一代液晶面板供应商LG-飞利浦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反而希望转投5.5代线。这是用于笔记本显示器的面板生产线。

  LG-飞利浦的面板平均价格第三季度下跌了约10%,LG飞利浦开始削减支出,增加利润较高的17英寸、19英寸和22英寸显示器面板产量,并暂时放弃了投资8代线的计划,转而投资生产22英寸显示器面板的5.5代线。主要目标市场是锁定笔记本电脑用面板,目的是改善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组合,强化现金流产品稳固的市场地位,从而对液晶电视产品的投入形成有力支撑。

  相对较小的液晶面板也将面临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困境。据悉,前几年一条5代TFT-LCD生产线的投资回报率为30%以上,而现在7代线的投资回报率只有4%至12%。

  2007年或将扭亏为盈

  据国际权威市场机构预测,TFT-LCD产业2010年的产值将高达1350亿美元以上。正是这个产业的巨大潜力吸引着众多的厂商投入巨额资金。

  TFT-LCD最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具有轻、薄、低辐射、环保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新一代移动电话、各类数字多媒体产品以及特殊专业应用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当今新型薄型显示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20年内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而且,TFT-LCD的魅力还在于节能。它比传统的显示器材CRT节能30%以上,以电视为例,一台20英寸CRT电视平均功耗70瓦,而同尺寸的TFT-LCD电视平均功耗35瓦。我国2003年电视机保有量为3.3亿台,如果将其全部更新换代为TFT-LCD电视,则可以省电115亿瓦,仅此一项,就相当于六个小浪底发电站的装机容量。这对于一个能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同时,TFT-LCD产业不仅对相关市场有着巨大的拉动力,还将极大地拉动微电子、光电子、材料、装备、半导体工程等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与进步,据测算,到2010年由该产业带动的整体相关行业市场总量将超过5400亿美元。

  预计到2008年,TFT-LCD产值将增长到77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未来6??8年TFT-LCD市场总量将逐渐赶上半导体,新增市场总量可达1000亿美元以上。

  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上述市场仍将维持快速增长势头,专家预计2003~2007年国内笔记本电脑、液晶(LCD)桌面电脑显示器以及液晶电视的需求将分别以31.8%、29.8%和126.1%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徐红认为,国内面板厂商虽然长期亏损,但是,现金流方面还是表现不错。在她看来,液晶显示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以京东方为例,2006年京东方自主品牌TFT-LCD显示屏出口额将达10亿美元以上。京东方TFT-LCD 5代线可年产液晶面板700万片,主要产品为17、19英寸显示器用液晶显示屏, 20、22、26、32英寸液晶电视用显示屏。该生产线的产品几乎全部出口。

  不过,目前,世界上TFT-LCD面板的生产和研发还是主要被韩国、我国台湾省和日本厂商所垄断。其中,韩国厂商占全球生产量的43%,台湾省厂商占34%,日本厂商占21%。中国内地的TFT-LCD面板,尤其在大中尺寸方面,目前100%依赖进口。

  专项扶持政策出台

  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电子专用设备仪器、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核心基础产业产业化专项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新型显示器件等进行专项扶持,这对于困境中的液晶面板产业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早在200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扶持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5号,下称15号文),规定TFT-LCD产品生产企业生产性设备的折旧年限最短可为3年;2003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对TFT-LCD产品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关税(具体免税货物清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2003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对TFT-LCD产品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生产设备零配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具体免税货物清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之后,各地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扶持政策——京东方和上广电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同芯片厂一样的优惠政策;但是龙腾光电由于江苏省内意见不统一,至今还没有获得类似的政策扶持。

  不过,与台湾和韩国相比,这些政策显然还不足。如韩国政府对外商投资的TFT-LCD企业所得税实行七免七减,增值税为10%(可抵扣),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关税全免;韩国财政经济部则根据世界贸易组织ITA(信息技术协定)相关规定,从2001年起,将原来课征8%关税的TFT-LCD显示器制造设备纳入无关税项目。

  另外,台湾规定,TFT-LCD企业在开始获利后5年之内不必缴纳营利事业所得税,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关税全免。在贷款方面,由于优惠产业发展政策的导向作用,台湾各大银行主动为TFT-LCD面板厂商提供低息联贷。仅2004年6??8月,台湾金融机构联合借贷给台湾TFT-LCD面板厂商新台币2558亿元(约合76亿美元)。近年来,台湾面板“五虎”的债务资金成本率一直维持在平均2%的较低水平。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台湾证券交易所条件宽松,对科技事业上市没有明确的前期盈利比率的要求,增发股票也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限制,从而为台湾TFT-LCD厂商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资金募集渠道。

  政策的扶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建立自主的核心技术。而液晶产业的核心技术集中于上游材料。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自主的向上游投资。

  2006年10月12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其定向增发融资的18.6亿元,将主要用于京东方北京TFT-LCD第5代线的增资扩产以及配套彩色滤光片项目的建设。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了上海广电富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大尺寸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大尺寸TFT-LCD用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月生产能力8万张。项目总投资26687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金1亿美元,由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以75:25的股比分别以现金出资,投注差额16687万美元申请银行贷款。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与材料规划部部长刘传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TFT-LCD产业链配套建设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不仅在面板业,还要重点支持上游6大关键原材料如: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背光源、液晶和驱动IC设计等国产化进程”。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