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质量问题屡遭曝光 洋品牌不可都溺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仿佛在一夜之间,洋品牌褪去了头顶的信誉光环。还记得2004年9月16日在西班牙埃尔切市发生的火烧中国鞋事件吗?时隔两年,浙江省工商局一把火烧掉300多双“洋鞋”。烧与被烧,其间实有天壤之别。随后,上海市工商局在一大批洋品牌服装中发现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最近,广州市工商部门又查出不少洋品牌服装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

  针对洋品牌最近在各地工商部门的检查中屡屡遭到曝光的问题,上海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不应盲目崇拜洋品牌,而应以平和心态来消费。

  ①撕下洋品牌“遮羞布”

  去年12月29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杭州市郊某垃圾处理中心,集中销毁一批伪劣商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几百双产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进口名牌皮鞋,属于质量不合格商品,被当场烧毁。从浙江省工商局最近对该省市场进口鞋的检测结果来看,被抽样的46个批次的进口皮鞋、旅游鞋商品中,11批次合格,35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仅为23.91%。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强硬表态,“销毁进口劣质鞋就是要撕下一张‘遮羞布’。”他表示,对洋品牌监管也是在强化一个理念:一体化的本质是平等竞争,对等主张。“一系列的查处事件,就是强

化工商监管职能的一种探索。”

  ②质检结果令人堪忧

  今年1月18日,上海市工商部门对本市大型零售企业和品牌服装专卖店经销的品牌服装进行了质量检测,共检测了27家企业经销的40种知名品牌服装的59个样品。经检测,合格34种,不合格25种,其中标注进口的24种,合格率仅为57.6%。

  这次检测涉及

纺织品服装37种、皮革服装22种,标称进口的服装43种,包括Zara、CHANEL、MNG、AMARNI、S.T.Dupont、PINK、MaxMara、BURBERRY等知名品牌;销售价格一般在千元以上,最高达6万元。27家经销企业中,被检测商品全部合格的仅5家,占被检测企业总数的18.5%,还不足两成。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甲醛
含量、PH值、染色牢度、纤维含量和标识标注5个方面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

  ③责令洋品牌经销商:限期整改做好善后

  随即,上海市工商局召开了相关经销企业负责人会议,通报了监测情况。在情况通报会上,市工商局明确表示,工商部门将责令相关经销企业将被判定不合格的商品全部下架,并依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对标识标注不合格的商品,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为保证春节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近期市工商局将组织全市各工商分局对列入名单的不合格商品开展全市清查。

  市工商局提醒经销企业,应主动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凡是经销在本次检测中被判定不合格商品相同品牌、相同货品、相同批号商品的,也应立即停止销售,主动撤柜,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同时,要求经销企业应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商品质量管理制度,在商品进场时,及时了解、掌握商品信息,认真验看供货方的资质证明、商品质量证明,必要时,应将相关商品送检。

  ④提醒洋品牌消费者:平和应对理性消费

  同时,市工商局倡导消费者应培养科学、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提倡理性消费,节约消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从温饱型转向享受型,一些消费者开始盲目崇拜名牌,非名牌不买,非名牌不用,以高价作为质量的代名词。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应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的眼光选择质量保证、性价比合理、适合自己的商品,勿以高价、名牌以及是否进口作为衡量商品质量的唯一依据。

  袁田恬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