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调查:太行山滥采铁矿难禁 环境遭严重破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09: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石家庄2月9日电 (记者 高新国 朱凯 俱凝搏) 河北太行山区既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华北平原及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海河水系源头地。国家及河北省为改善太行山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一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发。建国后国务院第一次专门电贺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86年3月2日,第二次专门贺电则是对河北省开发太行山,称之为“太行山道路”。

  国家对河北太行山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高度关注,针对各地私开滥采铁矿,从省到市再到县都明令禁止。然而,记者利用近一个月时间,行程近2500公里,走进河北太行山区的曲阳、易县、平山、行唐、赞皇、元氏、邢台县、临城、沙河、内丘、磁县、涉县等县市调查发现,各地一些矿主对政府禁令置若罔闻,私开滥采铁矿的行为并未停止,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私挖滥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河北太行山区在历史上曾经林木茂盛,由于战乱和盲目开发等原因,上个世纪以来,山体植被遭到破坏“裸岩化”严重,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而现在近乎疯狂地私采滥开铁矿的行为,已使太行山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记者调查发现,矿点所在地山体均遭到严重破坏,或是揭掉山皮地毯式开采,或是铡断山梁深挖式开采,或是自山根开始蚕食式开采,亦或是打洞爆破掘进式开采。无论何种开采方式,山体和植被都遭到毁灭性破坏,而开矿造成的尾渣随意就坡下放,造成山沟被堵,耕地被占,树木被埋。

  记者在平山县看到,有的山梁被铡断,向下挖出一道很深的沟;有的矿点则沿山坡开挖,规模从几米到数十米不等。采矿尾渣就坡下放,一些山沟几乎被填平,山上许多植被和树木被湮埋。而行唐县口头镇北西庄和武庄村村后的山梁由于破土凿山变成一个个豁口,山体变得千疮百孔;北河庄苇园村更是“全民采矿总动员”,据村民介绍,由于铁矿较浅用铁锹都可以挖出来,附近村民都购买小型设备来这里采矿,甚至达到全家老少齐上阵的程度。

  记者所调查的县市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破坏山体情况,遍布的矿点如同块块伤疤点缀在太行山上,并且由于太行山区赤贫矿居多,一个矿点大多开采期不过一年,开采者这种“嫌贫爱富”流动性很强的滥采行为,使太行山体的破坏程度在不断加深。

  私采滥开不仅对太行山体、植被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对当地的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记者调查时发现,许多选矿厂建在河道当中,高高堆积的尾渣严重侵占河道,选矿废水随河排放,河水污浊不堪。一旦洪水爆发,河道行洪不畅会造成河边耕地、公路被冲毁,甚至一些村庄也难逃厄运。在保定市曲阳县郎家庄和太平庄一带,记者看到距离太平庄不远的地方几道山沟已被矿渣填平,河道被大规模侵占。在太平庄村后面矿渣堆积如山,不敢想像,如果山洪爆发暴雨裹挟泥沙而下太平庄是否还能安然无恙。而作为

石家庄重要饮用水源的岗南水库上游的红土山、马屿一带矿点遍布,红土山一直通库区的小山沟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不要说选矿废水排入河道流入岗南水库造成石家庄市民饮用水污染,如果突遇山洪岗南水库上部开矿造成的松土淤积入库,可能造成险情将使石家庄市遭受灭顶之灾。

  除了开矿造成土层松软遇到大雨容易爆发泥石流外,大风天,矿点周边就会浮土蔽日,尘埃弥漫,而平时行进在山间土路上的车辆形成的“狼烟”也使周边村民饱尝

空气污染之苦。记者在沿内丘县主干道调查时,发现来回穿梭的运送矿石的重载车碾压得原本就破损不堪的主干道更加凹凸不平,公路两边厚厚的浮土被车辆带起,形成的土烟能见度不过20米。在曲阳县太平庄护路工人也埋怨运送矿石、矿粉的车辆造成路两边浮土太多,车辆一过尘土飞扬。如此烟尘随风飘移,是太行山东麓城市空气质量难以达标的重要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河北太行山区中绝大部分县都在“发铁矿财”,沿途虽然不断看到“保持水土,严加管理”、“封山育林”等宣传标语或警示牌,但宣传归宣传,遍布的矿点显然是对“警示”的莫大讽刺。

  矿主:暴利驱使顶风而为

  靠山吃山。当地村民没有更好的致富项目,自己开个鸡窝矿,或在别人矿点、选矿厂打工,也能有可观收入,而对于一些矿主来说,更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本来太行山星罗棋布的小铁矿,储量少,品位底,是属于“矿产法”规定的不宜或禁采之列的,然而,短期利益驱使,刺激他们不惜逾越生态环境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

  记者所到之地,都能听说现在山里人开矿后变富了。内丘县的侯师傅说,自从开矿后,山里许多村都有几辆不错的车,而且一些矿主除了在本村建有不错的居所外,还在内丘县城甚至邢台市买了房。据了解,在矿上打工一天收入三、五十元是常事,如果干包工一天可能收入二三百元。即便是从矿上用机动三轮车倒矿一天也能收入二三百元。如果是自己开个小鸡窝矿干好了一天可能收入几百元,而如果是大矿点,矿主一天的收入更是可观,据知情人士介绍,有的矿点日收入达十万元。丰厚的利润成为一些人顶风生产的重要原因。

  曲阳县的李师傅说,自开矿后山沟里的人确实比原来富了不少,但人富了,可环境破坏太严重了,河水变污了,山体被损害,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李师傅一句反问,凸显了开矿人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政府:监管不力禁而不止

  记者在各地调查时,几乎都能听到同样的一句话“只要上面有人就能干”。原来现在各地都加强了管理,一些地方甚至还对采矿和选矿进行过集中联查。然而,许多人认为,关闭的都是没有关系的矿主,只要有关系照样生产。

  易县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你们看到的只是沿途路边的,而每一条侧路进去都有矿点,并且到了晚上路上运送矿石的车辆更是车水马龙。记者问他,当地对开采破坏山体,选矿厂侵占河道和耕地管不管时,他说,只要有人,就没人管,即便管了,用钱打点到了也能接着干。在邢台县南小庄附近,记者在路边一铁矿点边上,遇到一位自称是西黄村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的人。记者以想搞矿的身份问他周边还有没有矿。他说,有,并且想搞的话可以到镇政府找他帮忙。

  记者与当地一些政府部门沟通,他们大都解释,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私采滥开行为,并且不间断进行打击,但当地人“有钱有人就能开采”的说法和记者看到的热火朝天开采生产的矿点和选矿厂场面,使当地政府部门所谓“严加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太行山区本来就生态脆弱,植被少,缺乏涵养水源、调解地面径流能力,雨多时洪水宣泄而下,雨少时河川干涸断流,形成大雨酿水灾,缺雨遭旱灾。据统计,在1996年洪灾中,河北省太行山区受灾县波及到91个,涉及881个乡镇,1.59万个村庄,受灾人口1517万人,直接经济效益456.3亿元。可见改善太行山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任务并不轻松。

  改善生态环境,解决贫困状态,决定了开发太行山资源应当从长计议,也正是有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使太行山区在20多年的开发中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居民收入得到提升,然而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和贫困”两大主题。私采滥开,对于暂时缓解贫困起到一定作用,但长远来看,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可能是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而资源的有限性必将重陷生态贫困,以此方法来解决贫困无异于饮鸩止渴。(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