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2006年浙江人均GDP31684元 农产品价格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3:14 钱江晚报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65元

  中新浙江网2月6日电 (丁晓琴)省统计局昨天发布消息,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幅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3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8438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6288亿元,增长15.1%。人均GDP为31684元,增长11.6%。

  投资保持增长

  2006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幅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5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比重达67.6%,增幅和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3.4和2.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6.7%,比重达56.3%。限额以上投资6962亿元,增长13.4%,增幅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6%,占限额以上投资的53.3%。

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8亿元,增长8%。

  消费品销售快速增长

  去年以来,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1%,实际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增长14.9%,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与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仅相差0.1个百分点(上年为2.8个百分点)。

  市场商品销售热点明显。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分类商品零售额的统计,食品、服装、化妆品、日用品、家电和音像制品、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和电子出版物类分别增长19%、21.7%、23.5%、21.9%、21.2%、17.8%、22.1%和19.9%,汽车类增长13.3%,石油制品增长34.9%。

  农产品价格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涨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8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5涨3跌”态势,其中,居住、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上涨4.8%、1.9%、1.8%、1.7%和0.3%;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分别下降2.2%、2%和0.5%。特别是教育费下降2.9%,出现了近5年来首次下降,义务教育杂费大幅下降成为拉低我省教育费价格的主要原因。

  去年四季度,以粮、油、肉、鱼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使粮食、油脂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和8.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7.9%,水产品价格上涨3%。农产品价格反弹,总体上是供求关系变化拉动的恢复性上涨,对农业生产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房屋销售价格温和上涨。全省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5%,涨幅比上年回落5.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比上年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增长10.1%。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2.9%和37.2%,比上年下降0.9和1.4个百分点。

  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8.6%和13.8%,占消费性支出比重28.7%和33.5%,这说明我省居民的生活服务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城镇就业形势较好

  去年年末,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同时,全省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7.6万、91万、59.7万和150.9万人,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扩面任务,特别是农民工参加

医疗保险有新的突破,已达227.4万人。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2902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6%。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