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田汉:永不言败的地产大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1:01 国际商报

  21年前,田汉是一个怀揣50块钱到北京当杂工的穷小子;而如今,他已是身价数亿的北京京汉投资集团董事长。田汉究竟使出什么样的创富秘笈,得以迅速变身京城地产大亨呢?

  高考落榜生

  “我不忌讳坦谈那些穷苦日子。”田汉说话很直率,如今他回忆起过去来已非常淡然,这个冀东汉子毫不掩饰以前的“不光彩”经历。田汉身材魁梧,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头发乌黑直立,多年不变的平头发型,都显示着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田汉原来叫田捍东,后改成现在的名字。田汉是家中的长子,自幼成长在河北白洋淀的一个小村庄,出身贫寒。他从小就为人仗义,赢得了不少同学的拥护,大家都叫他“田老大”。那时,除了上学,田汉最快乐的事情便是到淀里洗澡、摸鱼。对他来说,儿时的回忆虽然贫穷,但是非常有乐趣。

  田汉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上学时,我最怕和女生说话,至今也不认识几个女同学。”1986年,田汉高考落榜,曾想努力再考一次的他,终因家境困难放弃了这个机会。田汉一直说没能上大学,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京城“赶考”

  落榜后的田汉曾一度很迷茫,他做过一段时间的

厨师,却因为看不惯别人对领导阿谀逢迎而遭开除。他干过建筑工地的苦工,又因忍受不了包工头打骂工人而愤然离开。

  1986年年底,经过高中好友的介绍,18岁的田汉身穿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衣,怀揣父亲给的50元钱,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来到河北安新建筑工程公司驻京办事处,也正是在这里,田汉迈出了他人生转折的关键一步。

  初到北京的田汉举目无亲,唯有靠自己的双手来开创事业。然而竞争是残酷的,只有高中学历的田汉,只能从一些琐事做起,然而繁重的工作并没有消磨田汉的斗志,一年之后,他意识到知识的宝贵,很快瞒着单位报了一个中专班,先学识图,后学预算。于是,白天工作之余,田汉就把自己埋在书本之间;晚上6点上课,为赶课他也吃不上单位的晚饭,外面的又吃不起,所以就只能边骑车边啃中午的剩饭。这样足足坚持了一年半,终于顺利拿下第一个专业证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8年,田汉从社科院财贸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完成了从高中生到研究生的飞跃。不断学习新知识,是田汉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辞职创业

  幸运之神总是眷顾那些勤奋的人。由于田汉勤奋好学,公司领导同意让他接触技术工作,在工作之后的3年中,田汉由一名预算员一路当上了项目部副经理、经理和公司的副总经理,田汉步步高升,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坦荡光明的前程。

  但此时的田汉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国营企业,自己的许多思想无法实现,所以就下定决心要自己创业。”1994年,就在公司决定提升他为公司的总经理之际,他毅然辞职。

  为筹集创业资金,辞职出来的田汉带着几个人,挂靠一个施工队,到处找活干,这样一直到了1996年,总算积攒了20万元。凭着这笔钱和从朋友处东拼西凑借来的30万元,田汉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北京京汉装饰工程公司。

  公司刚刚成立时,由于缺少人脉关系,业务很少。为了求一个施工队的包工头,田汉在工地等上三天三夜,包工头终于被他的精神打动了。“那时候的许多活都是这样揽下的。”经过不懈的努力,京汉公司在北京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00年,高瞻远瞩的田汉预见了北京

房地产开发的光辉前景,于年底成立了京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开发项目。

  这之后,田汉的创业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创办了北京石创担保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2002年,京汉集团正式成立,旗下囊括房地产开发、投资、高科技产业等8个业务领域,集团总资产达数十亿元。田汉终于实现了自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诺言。

  永不言败

  “打倒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如果一个人跌倒了,不敢再去奋斗,那么他就是彻底失败了。如果他爬起来继续前进,那就只能称为挫折。”田汉对失败和挫折有他独特的认识。

  成立京汉房地产公司之后,田汉在开发第一个项目———新都丽苑之际遇到了创业之后的最大的困境。开发这个项目之前,与某家银行已谈妥的贷款由于意外原因,无法贷出钱来了。这时工程已经上马,前期资金都已投放进去,出现这种情况对

开发商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田汉积极寻出路、想办法。经过多方奔走,终于从河北的一家银行贷得资金,“那是我一生中最难熬的时间。”田汉回忆的时候还有些心悸,当他终于等到银行放款的通知后,人差点病倒。两年之后,“丽都新苑”进展顺利,开盘后还创造了销售率达100%的京城房市纪录。

  成功转型

  最初京汉公司起家之时,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类型,大部分员工与管理人员都与田汉沾亲带故。随着企业向着规模化,正规化发展,原来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方法严重束缚企业前进的步伐。这时,田汉决定把亲朋一个个“请”出了公司。至今,京汉集团内部管理层所有员工都是通过竞聘上岗。田汉后来建了一个上千平米的建材城,让亲友去管理,每年取得利润由他们平分。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的管理难题,又给亲人们满意的安排。

  田汉是个足球迷,在他看来,攻守皆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创业至今,他接连两次决策使公司两次转型,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搭好企业的业务层级架构,”他在研究了许多企业案例之后,发现许多世界500强公司的业务构成有三层,核心业务、增长型业务和种子业务。

  自2000年田汉使企业由建筑装饰公司成功转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后,开始思考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2004年,除了房地产,他选择了高科技行业,作为企业的增长型业务。尽管高科技业务在企业中占的比例还很小,田汉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增长型业务来培育,“这样的业务架构是一种保持企业长期生存的业务链布置”。

  计划上市

  “变革稳定,变革发展”,这是田汉对企业发展的看法。到2006年,京汉集团完成了第一个5年规划,将集团战略调整为突出主业,实施“专业专著价格竞争”上来。到今年,他们开始了第二个5年规划。核心业务仍是房地产开发。从前年开始,他考察了一连串的二级城市,并且在烟台、合肥等地达成了初步投资意向,准备在二级市场拿一些地以供开发。他主张一线城市作品牌,二线城市作规模。

  “我计划两年为企业动一次大手术。”企业的发展速度,田汉自称还算满意。“但要达到更高的目标,就必须上市。”他说照目前拿地开发的方式,两年之内,京汉必须要上市融资,也就是说,到2008年,京汉集团至少要拥有一家上市公司。

  “一直有一种冲动,有一种创业的激情,让我无法停下来。”田汉的身体里饱含着这种永不言败的基因。现在的成绩对田汉来说,是个很好的安慰,一个白洋淀的“穷小子”,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能跻身于京城众多地产大鳄的行列,跟许多成功企业家坐在一起,已实属难能可贵了。

  “事业在前进,家庭要和睦,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田汉说,做企业的人,一定要弄明白,是为了事业还是为了挣钱?选择了事业就是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我最大的愿望是看到京汉集团事业蒸蒸日上,能留给后人一个百年品牌。”田汉踌躇满志地说。

本报记者 刘洪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