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际资本看好中国新能源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08:17 经济参考报

  王莉

  在全球常规能源逐步走向枯竭、环保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如何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抢占先机,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共识。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记者注意到,境外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给予了极大关注。

  “中国新能源产业充满商机”

  “我们打算设立一个基金,专门用于中国的节能和新能源领域投资,因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充满着商机。”在第三届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坐在记者身旁的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中国业务计划部负责人表示,“我们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投资意向,希望能够在这个论坛上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和市场情况,并结识一些有志于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同行和合作伙伴。”

  “中国拥有一个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而且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中国新能源市场开发的脚步会相应加快,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其中。”虽然野村证券株式会社目前尚未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有所作为,但这位中国业务计划部的负责人并不掩饰自己的投资欲望。

  冰岛Glitnir银行中国区首席代表朱江,怀揣着在冰岛已经十分成熟的地热能利用解决方案参与了本届论坛。据介绍,冰岛Glitnir银行主要关注三个细分领域的投资——食品、可持续能源和近海船只供应。“在新能源业务中,我们专注于地热能源的发展,目前冰岛几乎所有的发电都是由地热供应的,在对地热能源的利用开发上,我们已经积蓄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们已经在陕西咸阳投资了中国第一个地热中央供热项目,我们期待着能和中国政府以及企业有更加密切的交往和合作。”

  尽管有国内专家对中国地热资源禀赋状况提出不同见解,但朱江表示,他仍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开发充满信心。

  新能源发展驱动力来自何方

  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的成员之一,国际金融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新能源的投资与发展。专门负责中国基础设施行业项目开发工作的国际金融公司驻中国代表处投资官员孙浩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接洽的能源项目基本都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驱动力来自多方面因素。”孙浩说,“首先是经济性,石油价格的增长使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更多地利用本地资源而无需进口,从而提高能源的自给率,此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同时,某些附加产品依然可以获得销售收入,比如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以用于制作饲料和化肥等。”

  “其次是环保性。”孙浩认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国,中国25%的农村地区受到酸雨影响,2/3的大城市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最低空气污染标准。世界银行估算,环境污染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至12%,而发展以风电、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则能减少能源产业对环境构成的强大威胁。

  其三,中国政府近年来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这被认为是外国公司投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大动力。孙浩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中国在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上还存在诸如上网电价过低、政府补贴不足等政策性障碍,但《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大配套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的发展。他说:“预计10年以后,随着政策法规环境的进一步成熟,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型能源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并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

  此外,与会人士还认为,中国发展新型能源还可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并减少农村地区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发展新能源要靠自主创新

  记者注意到,一些外国投资商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表示出浓厚兴趣,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将他们较为成熟的设备卖到中国,同时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希望通过上市溢价而短期介入的海外游资。对此,与会中国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一定要立足自主创新。

  卡特彼勒公司燃气部中国区主管周春华则将未来的市场目标锁定在煤层气领域。他说:“煤层气发电具备成熟的技术和商业化运作模式,但目前这种替代性能源能否得以推广的关键是对气层的开发环节,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已经开采的煤层气,并通过我们的技术和设备把这种新型能源的价值完全开发出来。”

  南通碧路生物能源蛋白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奥地利独资企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弗十分关注外企在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机遇和相应政策。他告诉记者:“中国拥有大量优质的生物质能资源,但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怎样与国际接轨,外资如何参与到中国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设施建设,新能源领域的相关政策会给外企哪些帮助,对于这些问题我很感兴趣,希望能够找到英文版的《可再生能源法》,仔细研究一下。”

  一位行业观察家表示,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新能源产业布局将逐步清晰,真正的投资热潮也许还在后面,但有胆识、有眼光的国际资本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在这些看好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海外资本中,不排除那些希望通过上市溢价而短期介入的海外游资,“毕竟中国资源多,海外上市的机会多,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资本的逐利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