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2006年金融运行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6:43 《中国金融》

  - 任 统

  2006年货币信贷增长经历了前8个月的过快增长后,9月份以来广义货币M2和贷款增速进入平稳放缓阶段;全年狭义货币M 1增速持续加快。股票市场发展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导致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由于2006年信贷投放较多和企业效益较好,企业资金总体宽松。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在2006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已在第三季度度过拐点,增速开始减缓;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在第二、第三季度明显减缓后,目前保持平稳。2006年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水平总体高于2005年。

  在经历1~8月份过快增长后,2006年9月份以来广义货币M2增速进入平稳放缓阶段;狭义货币M 1增速持续加快

  2006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 3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年初低0.7个百分点,比年内最高的1月份低2.3个百分点(见图1)。消除季节因素后,2006年12月末广义货币M 2季环比折年率为17.5%,比第三季度末高3个百分点,略低于第一、第二季度的17.9%和17.7%。总体看,在经历了2006年前8个月的过快增长后,目前货币政策调控已见成效,广义货币M2 增长处于平稳放缓阶段。2006年12月末,狭义货币M1 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比年初高5.7个百分点(见图1),是2004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

  2006年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 2增长走势呈现相反的趋势。原因主要是:第一,2005年市场利率水平较低,企业大量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替代活期存款,导致当年企业活期存款增长较低。2006年调控力度较大,市场利率上升,企业不再偏好银行承兑汇票,5月份后银行承兑汇票增速明显持续下降,活期存款重新大量增加。2006年全年新增企业活期存款11285亿元,比上年多增7632亿元;2006年年末企业活期存款增长18.9%。2005年企业活期存款对比基数较低,而2006年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是 2006年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二,2006年

股票市场持续活跃,分流一部分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准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分流对狭义货币M 1不产生影响,但对M2的增速会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第三,2006年12月份,财政存款大幅度下降,而且当月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年底划拨的财政存款和大量结汇中大部分转为企业活期存款,导致12月当月狭义货币M 1增长速度进一步上升。可以判断,目前狭义货币M 1增速持续上升总体上是结构性、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会影响总量调控的效果。

  2006年8月份以来,尤其是从10月份到年底,受经济增长水平较高、公务员加薪、前期信贷发放较多、股票市场活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金投放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2006年12月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71万亿元,全年增长12.7%,增幅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全年现金净投放3041亿元,同比多投放478亿元。

  储蓄存款增速进一步下降,企业资金总体宽松

  2006年12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比年初、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分别低2.1、2.8、1.6和0.4个百分点。

  2006年12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年初、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分别低3.4、3.6、2.5和1.4个百分点(见图2)。全年新增储蓄存款2.05万亿元,比上年少增953亿元。2000年以来出现过两次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的情况。一次是2004年居民储蓄存款实际利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居民住房投资大幅度增加,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第二次是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发展较快,上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1514点,涨幅达130.4%,股市投资对储蓄存款分流作用明显,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目前储蓄存款持续分流是基本正常的,有利于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也有利于直接融资的发展。

  2006年12月末,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比年初、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分别高4.2、2、2.8和2.7个百分点。全年企业新增存款1.74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076亿元,其中新增活期存款1.13万亿元,比上年多增7632亿元;新增定期存款6150亿元,比上年少增1556亿元。企业资金总体宽松。2006年企业资金总体宽松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效益好,2006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7891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532亿元,同比增速为30.7%,比上年同期高10.6个百分点。二是全年新增贷款较多。三是当年结汇量大,全年新增外汇占款 2.22万亿元,同比多增4780亿元。

  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在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

  2006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比年初高 2.1个百分点,比年内贷款增速最高的7月份低1.2个百分点(见图3)。

  消除季节因素后,2006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季环比折年率为12.7%,第二季度后贷款季环比折年率呈持续下降的态势。总体上看,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在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

  2006年全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3.1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8265亿元,是历史上新增贷款最多的一年。1~8月份累计新增贷款同比多增一度高达9246亿元;之后的 9~11月份均同比少增,1~11月累计同比多增的数量已经明显缩小到7577亿元。12 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142亿元,同比多增688亿元。新增贷款在连续三个月同比少增后,又出现回升迹象。虽然贷款增长过快势头得到明显控制的局势已定,但其反弹的基础仍然存在。从12月份的情况看,新增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票据融资出现明显反弹。

  分部门看,2006年12月末,居民户部门人民币贷款余额3.83万亿元;全年居民户部门新增贷款6119亿元,比上年多增2796亿元。年末居民户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2%,比年初高9.1个百分点。2006年以来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发放较多,全年个人经营性贷款累计新增4074亿元,比上年多增2735亿元,其中多数为金融机构对住户部门购买商用房贷款。

  2006年12月末,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18.7万亿元;全年新增2.5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469亿元。年末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增幅比年初高0.8个百分点,比年内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速最高的7月份低2.3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长已经度过第三季度的拐点,增速开始减缓;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在第二、第三季度明显减缓后,目前保持平稳

  进入第四季度后,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上升的势头明显乏力(见图4)。2006年 12月末,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分别比2006年年初、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末高5.8、4.4和2.5个百分点,与第三季度末基本持平。从月同比看,12月末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首次下降,比11月末低0.4个百分点,放缓幅度明显。消除季节因素后,年底中长期贷款季环比折年率为17.8%。比上季下降6.1个百分点,从中长期贷款季环比折年率走势看,目前中长期贷款增长已经度过第三季度拐点。

  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在第二、第三季度明显减缓后,目前进入保持平稳阶段。2006年12月末,人民币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为1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比年初高0.3个百分点,比年内最高的3月份低2.9个百分点。2006年全年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1.24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131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少增3702 亿元,少增较多。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新增票据融资405亿元,同比多增398亿元,是自2006年5月份以来第一次同比多增。

  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水平总体高于2005年

  2006年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累计成交39万亿元,日均成交1554亿元,同比增长68.2%。其中,市场主要品种质押式债券回购全年累计成交26.3万亿元,同比增长67.7%,现券成交10.3万亿元,同比增长70.4%。从当月情况看,12月份主要是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同比增长较多,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152%和112.9%。

  全年市场利率运行总体高于2005年。12月份由于财政存款大幅度减少、外汇占款增加很多以及中国人寿新股申购的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从高位较快回落。年底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2.25%和2.01%,分别比年初上升0.53和0.47个百分点。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加权参考收益率为2.4867%,比年初上升0.6736个百分点(见图5)。

  全年国债收益率曲线经历了一个上升又回落的过程。6月末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升幅度较大,反映出金融机构当时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很强。年底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所回落,市场利率上升预期减弱(见图6)。-

  (责任编辑 陈 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