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油价不能承受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6:02 《财经》杂志

  最需要改变的不是计算公式,而是价格管理体制

  □ 本刊记者 赵剑飞/文

  中国的消费者从未像现在这样期待中国油价与国际接轨。但与之相反,石油公司没那么热心了。

  批评的声音主要针对政府决策部门过于迟缓的动作。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决定从当日零时起,将标准汽油出厂价每吨下调220元,由5200元调整为4980元,汽油零售基准价等额下调。上一次中国汽油价格调整还是在2006年5月24日。国际油价在当年7月达到每桶70多美元之后便一路回落,目前在每桶50多美元徘徊。

  消费者们寄望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可以改变这种脱轨的局面。

  今年1月29日,多家媒体发表了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证实中国已经启动新的“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这一消息,引来各方密切关注。媒体报道称,新体系将改变过去直接盯成品油价格的做法,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加上炼油企业一定的利润,形成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

  但报道随即遭到很多业内人士否认。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战略中心主任高世宪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发改委并未正式发布新的定价体系,至于何时发布,要“择机而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2月2日一个论坛上表示,国家仍在研究新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人士也称未收到正式文件。

  不过,拟议中的“原油加成本”定价方法,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已在国务院批示下,研究制订新的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案。其间,时任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毕井泉曾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中坦言,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已基本确定,但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启动。而决定这个“启动时机”的关键,在于国际油价回落。简而言之,由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脱轨已久,必须在国内逐步调整价格的同时,等待国际油价回落,在两个价格基本接轨时,启动新的成品油定价体系。

  现在,这个时机到了吗?

  “接轨”之路

  中国目前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基本形成于2001年。根据当年10月“国家计委关于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及调整成品油价格的通知”,汽、柴油零售价仍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计委制定并公布零售中准价;具体零售价由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在规定浮动幅度内确定,浮动幅度由上下5%扩大为上下8%。

  根据这一文件,国内汽、柴油价格从与新加坡市场单一挂钩改为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以三地市场汽、柴油离岸价格为基础,计算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作为国内汽油、柴油出厂环节的接轨价格。当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市场汽、柴油月加权平均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通知还规定,“设定国内成品油涨(降)价区间,稳定成品油价格,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一定水平时,考虑用户的承受能力,由国内炼化企业消化部分原油涨价因素,成品油价格适当少提;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一定水平时,考虑国内石油企业面临的压力,成品油价格适当少降。”

  “这个价格形成机制遵循了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的基本原则,但总体来看还只是被动接轨,并且存在滞后性,还无法真正反映国内供求状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邓郁松对《财经》记者说。

  这个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之时,正值美国遭遇“911”袭击不久,加之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原油价格已跌至20美元/桶。

  从2002年2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开始缓慢上升。以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为例,2002年年初时为20.13美元/桶,到2002年年底,已涨至30.32美元/桶,上涨超过50%。

  这一年中国的油价在3月、4月、5月进行相应上调后,维持不动了五个月,到10月才再一次上调,年上调幅度为38%。

  接下来的一年,国际原油价格从2003年年初时的30美元/桶升至2004年7月时的40美元/桶。2004年10月,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跃升至50美元/桶,随后虽有所下调,但到2005年7月再次突破60美元/桶,2006年4月又突破70美元/桶。

  飞涨的油价之下,“稳定成品油价格”的思路在国内占了上风。从2003年初到2006年底的四年中,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虽有上调,但涨幅并未跟上国际原油价格。原本致力于与国际油价接轨的2001年方案,终于没能跟上国际油价飞速上涨的步伐。

  脱轨的油价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回忆说,当时国际油价变动过于迅速,浮动过大,政策很难实行。“实行就意味着每个月涨一次价。就在中国犹豫之际,国际油价飞快上涨,咱们就追不上去了。”周大地说。

  2005年,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脱轨的弊端渐显。一个直接的数字是中国汽油出口增长幅度远高于进口增长幅度。中国海关发布的统计显示,2005年1月至8月,中国成品油进口达到2048万吨,其数量同比下降19.1%;而同期中国成品油出口达到1047万吨,数量同比上升42.3%。

  成品油走私更令政府头疼。邓郁松解释说,“国内油价偏低,就走私出去;国内油价过高的话,肯定是走私进来。”

  脱轨的油价招致各方不满。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上游原油开采和销售企业无法按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向国内炼油企业销售原油,下游炼油企业无法同幅度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终端消费者又抱怨成品油价格没有同幅度下调,主管油价的决策部门也被批评是在以计划经济方式管制国内油价。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曹晓对《财经》记者表示,这种价格管制机制实际上对消费者有好处,因为政府总是让成品油价格保持低位,宁肯让炼油企业亏损。

  不过,这一机制在2006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下跌后受到抨击。尤其是进入9月,出现了美国一些地区汽油零售价格低于北京汽油零售价格的情况。消息通过互联网传入中国,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对油价不下调的不满。

  邓郁松曾对美国与中国油价作过比较研究,他对《财经》记者表示,扣除各种税费因素,以可比价格进行比较,国内油价可能在某些月份高于国际油价;但如果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看,绝大部分时间国内油价是低于国际油价的。

  虽然如此,今年1月5日,就在发改委决定下调汽油价格一周前,三大国有石油企业领导人在国务院国委资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还是遇到了媒体的质疑。

  对于不降价的原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当场表示,“油价还没到降的水平上。这几天国际原油的价格是在波动,但还不稳定。国家制订成品油价格,是要考虑到各方面综合因素的。”

  中石化集团总裁王天普则认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业务亏损严重,2005年中石化炼油亏损500多亿元,2006年亏损455亿元。

  就在2006年年底,中石化发布公告,宣布获得中央财政50亿元补贴。2005年,财政部曾从中石化集团上缴的所得税中退库100亿元,弥补中石化集团公司炼油项目亏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曾专门指出,这种“暗抵收入”的做法,违反了“收支两条线”原则,缩小了中央财政收支规模。

  对于补贴的合理性,中石化集团在中国石化新闻网(www.sinopecnews.com.cn)专门制作了“中国石化就财政部补贴等问题答记者问”专题进行解释;其主要理由是,国家从稳定经济和社会大局出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实行调控政策,国内成品油价格始终大幅低于国际价格,并且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出现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国内炼油企业因此出现严重亏损。

  一位资深专家表示,50亿元显然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而不是计算出来的。

  垄断成本如何算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油价的走跌,未来是实行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一个较好的时段,“但选择时机还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一位石油行业资深人士称。

  一年前油价节节走高时,中石化还是新定价体系的积极推动者;一年之后,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能否启动的最大阻力,已经不是来自政府对于社会稳定的考虑,而来自是否和如何给石油公司补偿的现实问题。

  按照中国石油企业的说法,国内成品油价格在过去几年始终大幅低于国际油价,这是由于以前没有严格执行定价机制所造成的。中石化虽然在过去两年获得巨额财政补贴,但并未能完全弥补亏损。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2006年9月以来没有下调国内油价,实际上是在补偿炼油企业在前一时期承担的很多损失。“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炼油企业的损失没有补偿完。”

  但原油价格只是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因素之一,脱轨的价格是否必然导致石油公司亏损,以及亏损额度到底有多少,则至今没有见到公开的精确测算。在现行垄断体制下,亏损数字完全来自于石油公司自己提供的数据。

  实际上,来自美国能源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在国际原油价格低于大约35美元/桶的情况下,中国汽油出厂价格多数时间高于荷兰鹿特丹和美国纽约的汽油零售价格;只有在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超过40美元/桶以后,中国的汽油出厂价才低于荷兰鹿特丹和美国纽约的汽油零售价格。

  2006年,中国石油生产成品油7347万吨,占全国成品油总产量的41.4%。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加工和成品油销售企业,又是国内最大的原油进口商,其进口原油占全国进口量的80%。

  这种垄断的格局,同样为石油公司在未来的新定价体系中左右油价提供了空间。按照新的“原油加成本”式的定价方法,国内油价在盯住国际原油价格的同时,将加上石油公司的成本和利润。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曹晓认为,新定价体系的好处在于,一是价格形成机制比较稳定;二是可以保证石油企业经营有利润。

  一家跨国石油公司内部人士介绍,炼油成本和利润也是反映各地市场供求变化的一个指标,并且起伏波动很大。国际石油公司都有专人负责跟踪,就像跟踪原油价格变化一样,以便调整公司的原油销售和输送计划、炼厂开工情况等。但由于中国没有与国际市场接轨,现在很难了解中国的炼油成本和利润变化情况。

  根据美国能源署网站介绍,美国汽油价格结构由四部分构成,包括原油成本、联邦和州征收的燃油税、炼油成本和利润、以及流通和营销成本和利润。2004年,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为1.85美元/加仑,其中炼油成本和利润占18%。2005年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为2.27美元/加仑,炼油成本和利润占19%。

  成品油价格减去原油价格的价差称为毛利。据中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市场室汤湘华主任介绍,从这两年国际市场情况看,原油价格上涨时,毛利价差也在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需求拉动,最近两年炼油企业开工率特别高。

  业内人士指出,新定价体系未来的最大问题在于,在发达国家市场,石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在竞争中形成,非常透明,而中国目前连石油企业因价差导致的亏损都没有核算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很难想象未来能对石油公司提供的利润数字形成有效监督。

  两全之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没有任何公开文件显示新的定价体系已经启动,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此次下调汽油价格时,已将中国原来跟踪国际成品油价格来确定国内成品油价的方法,改为跟踪国际原油价格。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成品油价格机制有重大变化。“只是计算公式变化,而不是价格管理机制变化。”

  自1998年以来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表明,关键并不在于盯住原油价格还是成品油价格,而是有关决策部门是否有决心“能够长期盯住”。

  1998年中国开始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目标就非常明确,一是与国际油价接轨,二是保持油价稳定。

  国研中心邓郁松认为,这两个目标存在矛盾,很难两全。对未来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选择,周大地认为最终仍然取决于政府的目标所在。

  周大地表示,从客观需要上来讲,国内油价必须与国际油价接轨,因为中国超过40%的原油需要进口,进口没法割裂,需要选择的是接轨方式。“市场化只是手段。以低价能源来支持经济快速扩张,是无法长久的。”

  业内普遍认为,新定价机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透明度问题。“现在这种价格形成完全取决于决策部门意愿,可以跟着国际油价走,也可以不跟着,主观作用太强。”中石化副总工程师曹晓说。

  据中艺华海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出口部总裁孙潭介绍,伦敦布伦特(Brent)是西非和北欧石油定价基准,印度尼西亚的米纳斯(Minas)市场是远东地区石油定价基准,迪拜(Dubai)是中东地区石油定价基准,三地也是中国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地。

  “新的定价机制如果实行的话,至少市场涨落这一块是透明的。”孙潭说。

  邓郁松则认为,不论是跟踪国际原油价格还是成品油价格,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缩短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调整的滞后性。

  邓撰文分析说,从生产环节看,国际油价上涨会增加国内炼厂成本,国内油价调整滞后造成炼厂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亏损,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为避免巨额亏损纷纷停产或者减产。油价调整的滞后性还会造成流通领域的投机现象。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时,投机者可以准确判断出国内油价调整趋势,在批发和零售环节囤积居奇,人为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此外,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造成无法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及时调整供求关系。国内油价过低,市场配置石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失效,不利于节约用油。

  按照邓郁松的设想,在基本理顺国内价格水平后,将与三地成品油价格接轨改为与进口国际原油价格接轨,选择和国际原油价格实时接轨的方式,按照“原油接轨价格+炼厂成本+合理利润+流通环节成本+合理利润”的方式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同时继续由发改委制定零售中准价。

  “要按与国际油价实时接轨的原则确定国内油价,需要根据国际油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零售基准价。考虑到适应过程,可先改为每周调整,在油价波动剧烈时,可每天调整。”邓郁松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