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机电产品贸易良性发展要“跨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3日 10:03 国际商报

  2006年,我国的机电产品贸易依旧保持强势增长势头,以高出全国外贸增幅1.9个百分点的增速,将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总额抛高至977..8亿美元的新高。

  这一数值与2005年同比净增了2000.5亿美元,使机电产品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提高了0.9个百分点,达到创纪录的55.5%。同期,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全球排名均上升一位,分列第二和第三。

  当我国外贸的第一大产品不断刷新纪录,并撼动世界机电产品贸易格局的同时,贸易壁垒、出口管制、关键技术缺失等障碍也日渐突显,而大额顺差“常态”也给贸易平衡带来压力。

  障碍多多

  入世后,我国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但伴随而来的,还有逐年增多的贸易摩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自加入WTO以来至2006年底,我国机电产品共遭遇国外

反倾销45起、保障措施11起、特保6起,共计63起(2006年16起)。涉案产品包括电视机、空调、
摩托车
、自行车、轴承和电池等40余个品种,涉案金额达到18.1亿美元。“依目前的状况分析,贸易摩擦并未影响我国机电贸易的整体出口趋势,但如若一些重点产品遭遇贸易摩擦,将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较大冲击。”该负责人还提请记者注意,在上述涉案国别中不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还包括埃及、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等近20个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中国家发起贸易摩擦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同时,各种贸易壁垒,如欧盟的RoHS指令、EuP指令不断涌现,国外对我机电产品出口管制的范围和手段也不断扩展,在我机电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路途上铺设荆棘。目前,我国许多大型工程项目和研究机构所需进口的精密仪器、高新技术机电产品依旧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诸多限制,进口渠道不畅。

  大额顺差“常态”

  2006年,我国的机电产品顺差大幅增长,达到1216.6亿美元,同比增长59.3%,占到全部商品顺差额的68.6%。来自机电商会的数据显示,顺差主要产生于高新机电整机产品领域。去年,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三个行业产生的顺差总额就高达1881亿美元。香港、美国和欧盟是我国的机电产品贸易顺差的集中地。而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则是构成大幅贸易顺差的主体。据统计,加工贸易为机电产品贸易贡献了1758.7亿美元的顺差,外资企业是799.2亿美元。

  顺差是在国际产业转移、对外开放、进口替代增强等大背景下实现的。上述负责人认为,由于形成我国机电产品顺差的因素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且随着产能过剩和进口替代的加剧,我国机电产品大幅顺差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长期存在。但他也同时指出,顺差增幅将在国家宏观调控、积极引导进口增长等因素影响下有所回落,预计2007年全年机电产品顺差在1500亿美元左右,增幅在25%左右。

  民营企业占比较小

  根据机电商会的检测,2006年有机电产品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进一步扩大,但平均来看,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规模最大,而民营企业最小。“这在进出口额集中的大型企业的分布中最为明显。”机电商会分析指出,去年,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673家,其中国有企业86家,民营企业仅为47家,而外资企业高达540家;进口方面,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593家,其中国有企业104家,民营企业41家,而外资企业仍高达446家,外企在机电产品贸易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4。

  虽然去年民营出口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58万家,但所占份额仅为12.8%。同时,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准入门槛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而企业平均规模小,品牌意识、环保意识十分匮乏,出口竞争手段单一,为产品质量、行业秩序等问题带来隐患。

  目前,我国的电子电器、信息产品和家电等行业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但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外资占比过高、体现国

家装备制造水平的车辆、大型机械、机床等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份额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机电商会指出,加快技术研发、增强行业整体实力方是机电产品贸易跨过障碍,实现健康成长的出路。

本报记者 汤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