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胡锦涛二度访非 中非互利共赢值得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14:38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从1月30日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了为期12天的非洲之旅,这是他继去年4月访问了埃及等国之后第二次作为国家元首踏上非洲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喀麦隆是他访问的第一站。31日,中国政府与喀麦隆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和减免债务等8项协定,包括为喀麦隆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赠款、3000万元免息贷款以及两项分别达3.5亿元的特许贷款。中国还免除了喀麦隆债务,并与该国签署了在喀麦隆杜阿拉修建两所学校和一所医院的协议。从目前记者获知的种种信息来看,中国正在逐一落实推动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

  为了帮助非洲实现经济起飞并推动中非经贸发展,中国一直在向非洲国家提供低利率贷款、债务减免及其他激励机制,并且不附带任何苛刻的条件。在去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高层合作论坛上,中国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将对非援助规模翻一番,并豁免48个非洲国家债务在内的8项新措施,旨在推动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贸易发展非常迅速。

  多年来,中国与非洲在发展经贸关系时遵循的是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原则,正如胡锦涛在出席喀麦隆总统比亚举行的宴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双方都决不会将其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强加给对方。苏丹喀土穆大学和平研究学院主任EltyebHagAttia表示,非洲国家很喜欢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奉行不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外交政策,并在非洲各国修建道路、港口并提供低成本的贷款,非洲国家认为中国提供的一系列援助和合作项目是非常有利的。

  有专家指出,由于差距过大,很多非洲国家都不大关注欧洲或美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非洲有类似之处,石油和

能源贸易为中国和非洲提供了一个通过贸易实现互惠互利的机会。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
中国经济
改革的成功为多数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范例和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丁志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通过对非援助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非洲国家可以借此学习和借鉴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从而推动非洲经济的发展。中国发展模式中不论是独立自主加对外开放的政策,还是渐进式改革方式,以及尽可能寻求在保障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等都值得非洲国家借鉴。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则认为,中国的减贫经验已经在全球得到公认,非洲国家可以根据本国情况灵活运用,如以村为单位推进的开发式扶贫,建立城市、乡村最低生活保障,废除农业税,减免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学费,大力推广9年制义务教育等等。

  当然,加强中非经济技术合作并非只是有利于非洲,而是互惠双赢的一个选择。对中国来说,非洲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对非洲的投资也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在胡锦涛访问喀麦隆期间,喀麦隆总统比亚在出席一个工作会议时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到喀麦隆投资,特别是投资

天然气和石油行业、矿物开采行业和林业,称这些领域对中国企业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去年胡锦涛访问非洲时也曾与比亚总统会面,讨论过中国如何在当地石油行业和其他资源领域起到更重要作用等问题。丁志杰认为,中非在资源开发方面合作空间较大。

  据悉,在去年举行的中非论坛上,中国企业与1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16项、价值19亿美元的合同。2005年,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赢得了建设苏丹第一个海上油田的权利。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与非洲大陆每年的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