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已悄然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 07:29 京华时报

  行业零利润为分界线 已试运行三次

  本报讯 (记者张艳)记者昨天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早已悄然启动,新机制调价原则是原油价格加合理的平均盈利(亏损)区间,以行业平均零利润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上下,国家发改委将据国际原油价变化按一定比例调整国内成品油价。

  1月29日,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也证实,我国已经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表示在使用新机制时会考虑国内实际情况。

  昨天,权威人士介绍,新的机制中,我国汽、

柴油等成品油价将紧盯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的
原油价格
,确定炼油行业平均零利润对应的国际原油价,以此为分界线,将原油价分为不同价格区间,确定国内成品油不同的调价比例,由国家发改委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公布最新的价格。

  此举意味着,我国成品油价正式结束了2001年以来的定价方式,即跟踪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国际成品油价,当

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至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该人士以国际油价55美元时国内炼油行业实现平均零利润为例介绍,当国际油价在55-65美元区间,国际油价每上涨2美元,国内成品油价上调1美元;在65美元以上,国际油价涨2美元,国内调整0.5美元。反之,当国际油价在55美元以下时,国内成品油价同样按比例下调。

  据介绍,2006年以来的3次调价,均使用了这一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其中,2006年3月、5月,发改委两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汽、柴油出厂价每吨上调了800元和700元。但发改委仅部分使用了新机制,因按当时国际原油价测算,一旦按新机制将油价调整到位,国内成品油价将暴涨。

  2007年,国际油价暴跌到50美元/桶附近,给这一机制的调整到位创造了良好机会,最终,1月14日,根据这一新机制,发改委将汽油出厂价每吨降低220元。

  随着这一机制的调整到位,国内成品油价的调整将更加频繁,国内炼油企业一味亏损的局面将基本结束。之前,国内炼油第一巨头中石化高价买进原油,炼为成品油后赔本销售,2005年、2006年先后获得国家财政部100亿元和50亿元的补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