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扶贫开发联合融资计划有望突破农村融资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02:42 第一财经日报

  陈黛

  一种以政府财政的信用为依托、以偿债准备金为信用杠杆的新型合作项目,有望破解贫困地区产业开发融资瓶颈的难题。

  27日,记者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会上了解到,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北京大学合作,初步拟定并推出的“扶贫开发联合融资计划”项目,有望2007年实现在个别地区试点。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会长田瑞璋介绍,该项目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和扶贫开发协会拟签订一个标准契约,在一家商业银行开设“偿债准备金”账户。而贫困县根据发展需要,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缴存偿债准备金。

  国家

开发银行按照贫困县缴存的金额,参考财政考核指标,核定其定向用于产业扶贫的、可循环使用的授信额度。而偿债准备金则需要聘请专业的基金托管人和基金管理人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最终由基金来代贫困县偿还贷款本息。

  按照这个方式,如果某省财政决定今后每年拨款2亿元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而现有贫困县的产业项目却需要10亿元资金才能启动。如果参加了“扶贫开发联合融资计划”,就可以将每年的2亿元作为偿债准备金划入偿债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就可以一次性给予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如果这个项目计划期是10年,在10年后,就由基金来偿还贷款本息。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种扶贫方式将改变以前贫困县只能坐等财政拨款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化扶贫的融资困难。

  刘克崮介绍,

商业银行在近几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提高资产质量的改革历程中,正在逐步从农村撤出。“现在农村的大多数金融服务都是农村信用社进行的,但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也小,根本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除了银行贷款,农村另一个主要资金来源就是财政补贴。但是,这个钱是白来的,不需要还,地方没有压力,因此财政补贴的资金利用效率往往不高。“所以,不能都指望财政拨款,财政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比如负责合作机制中的担保或者贷款贴息,这样既能减轻财政负担,还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刘克崮说。

  刘克崮介绍,从国家开发银行此前在浙江台州等地做的小额贷款试点的情况来看,这种“扶贫开发联合融资计划”会收到效果。

  据了解,该方案的施行范围是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协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协议确定的试点市县。刘克崮透露,山西长治已经被确定为第一批试点县,未来还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