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重庆港是中国西部的重庆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9:59 中国经济时报

  -西部大开发之黄金水道(三) -本报记者 童辰 张乃玉

  一些媒体对沿长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的评价是“两头热、中间冷”。这两头指的是上海和重庆,中间指的是武汉。一个地方能热起来,对别的地方尤其是条件相似的地方肯定是有启示的。关于上海,很多地方已经去取过经了,所以,尽管我们从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副局长缪长宝先生处得到了很丰富、很有益的资料,这里还是割爱,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中国经济新闻网。

  关于重庆的情况,我们来看看重庆工商大学王崇举先生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一段对话。

  重庆要想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个性化的东西就是这个港口

  王崇举: 关于港口,我觉得应该从三个角度来谈。

  第一,码头文化是重庆的文脉所系,是重庆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严格讲,中国的经济、文化源于河流和港口,中华民族是在长江和黄河边成长起来的,这是第一个层次,但这一点缺乏挖掘。

  第二,整个西部跟东部的联结,长江是一条重要的通道,这条通道没有码头不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庆的码头是属于整个西部的码头,重庆的港口是整个西部的港口。我觉得从这个层面,可以探究西部如何依托水路、铁路、公路、航空构建一个立体交互的交通网络。

  第三个层次,重庆要想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个性化的东西就是这个港口。没有这个港口,重庆和成都、西安比,说实话就没有多大优势。正因为有港口,四川的二重、东电都可能愿意搬到重庆来。

  重庆要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不搞这样的龙头企业永远成不了

  记者:这个重要性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过去认识可能不太到位。现在我们要促进港口的建设还缺些什么东西,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王崇举:关键的一个就是和港口相关联的储、运、销一体化,实际上就是民生物流这种企业。但是民生物流现在也不完善,它实际上主要是在给长安厂运车。

  港口要用足,重庆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重庆不可能用大企业来消化劳动力就业、来解决船小好掉头、来解决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产业结构,中小企业却做得到,但是它又差两头,一个差研发,一个差营销,这个营销严格讲还要有材料供应,或者叫供销。

  如果说我们有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介,它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设计,你要什么,你有个idea,我就给你做——现在香港做到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就做这个事。新加坡也在做这个事情,我也去参观过新加坡的生产力促进局。

  还有帮中小企业贷款,最重要的是帮中小企业做供与销。就是你生产出来什么东西帮你卖,你给我佣金或者抽成。我有全国所有市场的网络,不仅帮你卖,帮1万家企业卖。假如重庆有这样的一个公司,能够了解重庆所有的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买一单同时能给100个企业供应,这个成本相对就低了。这才叫现代物流,民生物流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如果重庆的港口,它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比人家做得好。依托这个港口建一个现代物流企业,可能是今后重庆发展的方向。

  而且重庆要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不搞这样的龙头企业永远成不了。

  记者:对,这就是那天卢晓钟也提到的一个事,就是重庆其实离防城港更近,直接成本会更低,但是一般都选择上海,好像西南好几个地方都是这么选择的。

  王崇举:因为上海的现代物流比较发达嘛。

  重庆差就差在服务和技术

  记者:港口需要什么技术?

  王崇举:计算机管理,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原材料什么时候要,什么规格,我计算机里都有。然后一点击我就知道,多少家企业需要这种东西,这种东西放在码头什么仓库,什么时候需要运走、什么时候需要运来、什么时候来提取。

  当然还有帮人家办海关手续,实际上就是把上海的海关前移到重庆。现在不是上海和重庆搞联运嘛,这是一个优势。

  无序竞争的药方:一城一港

  记者:除了港口建设,还有别的问题吗?据说现在整个的长江航道还是有一些问题。

  王崇举:主要是无序竞争的问题,重庆的客运之所以衰落得那么快,本身就跟自己客运的无序竞争有关系,而且长江的货运现在又出现了无序竞争的苗头,这个苗头首先就在港口的管理。

  所以重庆港要做大,只能是做成一城一港,就是重庆的地界上,所有的港口都是一个大公司、一个集团公司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现代化管理,否则就肯定是无序竞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