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率先调整催生双动力 拉动广东经济良性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9:15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杨健 赵东辉 黄玫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两组指标格外引人注目:经济总量上升至全国的1/8,人均GDP跨越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加到全国的1/7。与这些强劲增长的指标形成反差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同时出现“四个下降”。

  “一方面拉动增长,一方面推动下降”,这是广东经济第二、第三产业“双动力”所带来的效应。

  率先调整催生“双动力”

  一组消费数据反映了广东经济发展动力的深刻变化:2006年1月至11月,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7%,创近十年来最高值,而且首次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消费与第三产业是正比例的关系,这表明第三产业在广东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发挥着广东经济“主引擎”作用,先行一步的广东率先品尝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广东深切地感受到,下一步的发展走老路是难以为继的。

  通过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广东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使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向前跨越:1979年到2005年,广东服务业的比重由24.4%上升到44.2%,远高于同期工业比重的上升。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在产业比重中,当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0%左右时,其发展速度就会回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回落。然而,广东第二产业的比重自1990年接近40%后,在最近十多年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农业比重快速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同时较快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第二、第三产业“并驾齐驱”成长,各自不断优化升级。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珺认为,“双动力”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发生的较大回落,为长期较快增长创造了产业条件,是区域经济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加坡在世界制造业向该国转移后经济开始起飞,他们紧紧抓住产业高级化的机遇,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度形成增长的‘双动力’,后来才演化为服务业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体,该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达33年。这对广东乃至全国均有很大的启示。”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分析说。

  “竞争上游,上游竞争”

  “竞争上游,上游竞争”成为广东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在传统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还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广东的决策者已经把目光瞄准高端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会展经济、电信业和文化产业被作为先导性产业来培育,这些高端服务业正日益成为广东最具活力的产业,而且在全国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仅以会展业为例,广东平均每天有三个展会开幕,会展业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涌现了广交会、珠海航展、深圳高交会等一批知名会展品牌。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金融业在广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广州每年安排5000万元作为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圳则将金融创新列为服务业的第一重点领域,

东莞电子金融产品推广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受益于金融改革,深圳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念念不忘,正是由于在1999年深圳举行的第一届高交会上,他们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如今才发展成为在互联网即时通信领域排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通信企业。

  “十五”以来,广东服务业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第一位,2006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率先突破一万亿元,服务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历史性地发挥着“降耗拉力”的作用。

  经济增长进入“长周期”

  当前第二产业在广东经济中仍然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用传统的思维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广东着眼于全国产业布局、着眼于产业国际竞争的需要,率先推动第二产业走上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轨道。

  在近两个“五年规划”中,广东对第二产业“动大手术”,花大力气改造、优化九大支柱产业,扶持重大装备制造工业。这不但使工业的动力更加强劲、更为“绿色”,而且为其长远发展注入了竞争力、拓展了空间。

  从加工、制造到创造,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广东的企业从未像今天这样把高新技术、自主

知识产权视为命根子。在深圳中兴通讯公司采访,记者被这个企业的国际气魄所感动:在中国内地和美国、韩国、瑞典等地设立了13个研发机构,发布了第一个由中国人提出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首开中国内地企业向国际同行专利授权的先河。

  专业镇、行业协会、名牌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三大主体,民营高科技企业正在变成创新主体,风险投资体系逐渐发挥实际作用,广东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得以充分释放。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突破1.5万亿元。高新技术、高端产业的优先发展,正推动“广东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从参与初级分工转向参与中高级分工,这使广东的工业引擎能够持续强劲发力。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认为,依托第二、第三产业的“双动力”拉动,广东经济正进入一个“长周期”的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年均增长10%左右,会持续10年以上,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高级化进程加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