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6年中国GDP同比增10.7% 经济增速放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7:16 新京报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称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有所缓解,房价涨幅仍偏高

 
2006年中国GDP同比增10.7%经济增速放缓
 
2006年中国GDP同比增10.7%经济增速放缓

  昨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0.94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此外,谢伏瞻还就能源、外汇、贸易、粮食价格等热点问题阐述了观点。

  经济增速放缓调控见成效

  200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备受关注。不少专家学者都曾表示对经济过热问题的担心。从昨日披露的数据来看,2006年全年的运行情况,一季度的增长是10.4%,二季度的增速是11.5%,三季度回落到10.6%,四季度回落到10.4%.

  对此,谢伏瞻认为,整个经济运行避免了由偏快向过热,又没有出现大的回落,价格还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谢伏瞻表示,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加强了对于土地、信贷、市场准入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国民经济运行避免了从偏快向过热的转变,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增长速度仍然保持比较高,同时增长的质量在提高。

  “中国经济不仅保持了一个比较快的增速,而且经济效益大幅度地提高,财政增收比较多,企业的利润增长达到31%,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有所缓解。”谢伏瞻说。

  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的5.0%,分别达到12.5%和10.3%.

  对于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谢伏瞻表示,2006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农业基础仍然脆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投资消费关系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仍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石油消费增长最快

房价涨幅偏高

  在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价格方面,谢伏瞻表示,2006年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但房价涨幅仍然偏高。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5%.从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对于粮食价格的连续三年增产,粮食价格还在上涨的问题,谢伏瞻分析指出,这其中既有总量原因,也有结构性的原因,并有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因素(详见下面专题)。

  相对于粮食价格的增幅,房价增幅更大。谢伏瞻披露,去年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5%,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在消费价格上涨的同时,国内消费市场活跃,增速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

  就增速看来,消费品销售增长最快的为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2%.紧随其后的是汽车类,增长2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4.0%.此外,谢伏瞻还介绍说,去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热点1

  三大因素导致粮价上涨

  包括国内粮食供求关系、品种结构和国际市场

  2006年底,在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地区粮价仍出现较快上涨。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国内粮食供求关系、品种结构和国际市场三大因素,共同造成了此轮粮价上涨。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比2005年粮价涨幅加快1.3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虽然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但这是在粮食产量2003年落到低谷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我国粮食供求关系还处在平衡状态。”谢伏瞻指出,当前的粮食增产,并没有使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并没有出现供大于求格局。

  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粮食产量超过4900亿公斤;2005年粮食产量为4840亿公斤;2004年粮食产量为4695亿公斤。但此前连续五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

  粮食品种结构上的问题也是这轮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谢伏瞻指出,虽然粮食生产总量在增加,但部分产品供求上还存在较大缺口,加上流通环节衔接不畅,单个产品价格的上涨,传导和影响了其他产品价格,带动了粮价上涨。

  谢伏瞻举例说,虽然2006年我国小麦增产,但由于市场出现供应紧张时,吞吐衔接上相对没那么及时,价格出现上涨。再如玉米,加工能力扩张较快,2005年全国玉米深加工能力为500亿公斤,2006年达到700亿公斤,这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日益受到国际市场走势的直接影响。谢伏瞻说,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1.6%,其中谷物减产2.1%,小麦减产5.2%,而世界粮食总需求增加了1%。

  国际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引发了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上升,到2006年11月份时,小麦期货价格已经涨了30%,玉米涨了52%,稻谷涨了16%,使得我国进口粮价上涨。(新华社)

  热点2

  保障制度不健全拖累内需

  国外需求比较旺盛也是国内需求比重低的原因

  对于有媒体提出“内需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问题,谢伏瞻表示该数据属于内部核算,对外并没有公布。但同时指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谢伏瞻指出,中国政府在最近这几年一直强调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经济必须以内需为基础。如果说中国经济确实存在内需不足的话,主要就是在消费,因为投资增速很快,投资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重要的就是要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对于提高消费需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近这些年,农民的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了6%以上的增速,城市居民的收入大体上也在10%左右。通过提高收入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提供或者是培育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来促进国内的消费需求。

  有些人提出,为什么采取如此多的措施,需求还是增长得不够快呢?谢伏瞻表示,主要原因一个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医疗、教育这些过去主要是吃大锅饭的领域,现在慢慢地在推动改革,使得居民对于未来的消费要留有余地,风险意识增强了,他们就把更多的钱存起来,以备今后可能出现的这种支出的需要。要扩大消费需求,很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教育、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等。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国外的需求。因为国外的需求比较旺盛,那么贸易的盈余相对比较多,这可能也是国内需求相对不足、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的另外一个原因。

  热点3

  汇率调整难改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还遵循“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

  谢伏瞻在发布会上表示,汇率是一个影响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因素。因此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可能很难改变中国和一些国别之间的贸易差额状况。

  他认为,贸易顺差是中国对外开放中的现象之一,不能孤立看待。到去年底,中国已顺利度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五年过渡期。谢伏瞻说,这期间中国不仅出口了大量产品,同时也从各国进口了大量产品,外商直接投资以每年500多亿到600多亿美元的额度进入中国,许多大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有投资。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顺差才在近两年出现相对较多的情况,”谢伏瞻表示,“从2005年7月21日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了,但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并没有减少。”

  谢伏瞻认为,贸易顺差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竞争力的提高。中国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比较低廉的劳动力和相对较多的劳动力供给,再加上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广阔的市场,这些都是吸引外商投资中国的重要原因。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中国的制造和加工能力扩张较快,带来了出口快速增长,部分外商的进入又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能力明显增强,加大了贸易顺差。

  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还是会按照中国政府所确定的“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国内外发展态势来进行调整。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7735,询价交易跌破7.77关口报7.7683,创汇改以来新低。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经超过5%.

  热点4

  银行流动性过剩压力仍大

  完成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目标有难度

  尽管谢伏瞻拒绝对2007年的宏观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但他还是发表了许多对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

  谢伏瞻认为,目前经济运行当中主要矛盾,还是流动性过剩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外贸的顺差相对比较多,另外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比较艰巨,特别是转变增长方式、降低

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的排放等方面压力还比较大。

  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在2006年显得比较突出。为此央行相继采取一系列重要的措施,两次提高人民币贷款的基准利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此,谢伏瞻认为这些措施都在逐步地收到成效。但是,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确压力还比较大。

  谢伏瞻表示,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包括对解决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问题都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因此,随着银行体制进一步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也会逐步地得以缓解。

  另外,煤炭问题,谢伏瞻表示,面对煤炭产业投资增速比较快的格局,解决煤炭产业的主要问题就是要上大压小,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落后产能被淘汰,另一方面,一些大的煤矿在上马,这样符合煤炭发展的战略和结构调整的要求。

  关于节能降耗,谢伏瞻认为,近两年来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价格改革、税收制度的研究和改革等,正在收到积极的成效,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万元GDP能耗三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但谢伏瞻也强调,要完成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应该说难度非常大,很可能实现不了这个目标。不过随着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和对能源产业发展投入的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投入的增加,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未来几年当中节能降耗的成效将会更加明显。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媚玲 郭少峰(除署名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