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五合国际上演品牌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10:0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杨丽萍

  几年前即已波澜暗涌的品牌之争,1月16日终于全部露出水面。双方争抢的是一个建筑设计品牌,中文名称叫“五合国际”。

  1月16日下午,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5+1Werkhart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5+1五合)首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掀开了“五合国际”的品牌之争,其打出的口号直接指向“维权和打假”;而仅仅在几个小时后,澳大利亚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Woodhead International Pty Ltd.)(以下简称澳洲五合)也约见京城主流媒体,提出“只有一个五合国际”。

  同在16日和17日,双方的发布会分别在上海举行。

  澳洲五合发来的声明称,“2007年1月5日,我公司已将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刘力先生本人起诉到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案由是不正当竞争,目前该案已被受理。”

  据了解,5+1五合也已向北京的相关法院提起讼诉。

  究竟是谁的中文品牌?

  双方似乎都有充分理由证明自己拥有“五合国际”品牌。

  5+1五合拿出的杀手锏是合法注册的企业名称权。

  据5+1五合介绍,2001年5月,北京五合的母公司华夏五合注册成立,并开始使用含有“五合”名称的公司,2004年11月15日成立了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05年1月28日上海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5+1五合董事黄晓敏指出,澳洲五合在华子公司上海伍哈德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不断非法使用“五合国际”字号,是假冒五合国际品牌的行为。

  而针对5+1五合的企业名称权,澳洲五合以名称渊源和即将得到的

商标权加以回击。

  “Woodhead International 自1994年进入中国,最早在中国使用的中文名称叫五合富丽,为Woodhead International 前身公司的中文译名。1996年,前身公司改名为Woodhead International,中文名随之改为‘五合国际’。”澳洲五合区域董事黄馨谚向记者展示了大量曾经以五合富丽和五合国际名义签订协议的现场照片和合同复印件。

  但为何澳洲五合在使用了多年“五合国际”品牌之后,不及时进行企业名称注册和商标注册呢?

  “中国入世之前,外资想要在中国注册独资企业,必须要有45万美金的注册资金。而当时公司没有这种投资计划。”黄馨谚说,入世之后,注册资金降为15万美金,公司开始打算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2002年,我们在上海递交注册公司申请时提交了‘五合’的公司名称,但被以上海已有一家‘五合实来’的同名企业为由拒绝,只得注册‘上海伍哈德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但之后不久,澳洲五合发现,在北京、上海,有一系列以“五合”命名的公司。“5+1五合的北京、上海子公司都是在这期间注册的。”

  “这不仅是媒体的疑问,也是澳洲五合的疑问。”黄馨谚对记者的提问无言以对。但她表示,之后,澳洲五合对此申请了行政复议,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驳回。

  看来,这场品牌之争实际上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为了保护此品牌,澳洲五合于2003年11月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商标申请,并已在去年2月通过初审,进入了公告期。”黄馨谚向记者出示了申请和初审的相关文件。

  一个关键人物

  而在这场品牌之争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值得一提,那就是澳洲五合原中国区经理刘力。

  5+1五合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前频频在媒体露面的刘力,并没有出现在16日5+1五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力曾经的确是代表Woodhead International与我们合作的。”5+1五合的法律顾问程诚律师向记者坦言,“但是据我了解,刘力先生与Woodhead International并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不过,这个需要他本人来做解释。”

  随即,有京城媒体记者给刘力发短信求证此事,刘力的短信回复是“无劳动合同,是合作关系,非董事,非股东”。

  然而,澳洲五合的说法与此大相径庭。

  继1月16日黄馨谚作出部分解释后,1月17日澳洲五合给包括本报在内的记者发来一份“严正声明”:“刘力本人自1999年6月20日正式加入澳大利亚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Woodhead International Pty. Ltd)成为雇员,并于1999年9月20日到我公司总部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市报到。2000年,刘力被派往中国,后被提升为公司区域董事,并成为公司B股股东。2005年8月1日公司与其终止雇佣关系。对此,我们有大量充分的证据:不仅有其亲笔签名的具有法律效率的澳大利亚的劳动合同,和相应的公司在澳大利亚为其个人交纳的税单及其他雇员应得的福利待遇证明,还有澳大利亚政府批准刘力作为五合雇员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证明等。由于涉及个人隐私等原因,我们在此阶段不便公开,但将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

  声明说:回顾刘力与其假冒的“五合国际”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在早期刘力利用职务之便在不同的场合故意混淆五合国际(Woodhead International) 和仿冒“五合”之间的区别,利用Woodhead的业绩为仿冒“五合”赢得项目。他伙同他人先打出Woodhead International北京办事处,进而演变成“5+1北京五合”,再进一步注册了“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五合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再演变为今天的披上国际化外衣的“5+1Werkhart五合国际集团”。

  在“五合国际”品牌之争的背后,是一场有关注册名称和商标等

知识产权的保卫战,这也正是它受到国内外建筑行业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