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标王”之后,湖雪转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10:04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海圣

  在公众视野之外,于2006年首次亮相央视广告成为“面粉业央视标王”的许昌湖雪面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雪公司),已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1月13日下午,《经济视点报》记者在湖雪公司看到,其3条饼干生产线正隆隆运转,另有9条饼干生产线位置已定,包装车间、成品库正在建设中。

  对目前的状况,湖雪公司董事长陈发舟表示很满意,“现在是试生产阶段,日产饼干75吨,供不应求。今年7月30日之前,公司12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

  “我们在2006年4、5月份谋划转产,8月立项,9月16日动工,11月10日出产品。这标志着湖雪公司拉长产业链,进行面粉深加工,销售面粉和饼干并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陈发舟说。

  而这一时间,距离湖雪公司成为2006年“面粉业央视标王”不过数月。

  湖雪公司的变化让人吃惊。2005年年底,正是为着把湖雪面粉推向全国市场,湖雪公司才进军央视,以4800万元的广告投入成为2006年面粉业央视第一标,而中标不过数月,正是借势推广湖雪面粉的关键时刻,湖雪公司何以选择进军饼干行业?

  湖雪公司新踏上的,是危途还是坦途?

  出人意料的“标王”遭遇

  时间过去一年之后,陈发舟以一种冷静的态度谈起了上次的央视广告招标。

  2005年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行业发展风向标”的2006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如期隆重登场。这次,一向低调的中国面粉企业中,湖雪公司以4800万元拔得头筹,取得了《焦点访谈》之后、电视剧开始之前的时间段的标的,著名饮食节目主持人刘仪伟成为品牌代言人,一举成了世人瞩目的2006年央视招标新的行业黑马。

  当年的央视招标,湖雪公司可谓志在必得。“准备工作从2004年就开始了。”湖雪公司的目的很明确:依托强势媒体走品牌化竞争道路,打破面粉业多年的沉寂局面,以品牌塑造进军全国市场,改变中国面粉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面粉行业的品牌化进程。

  湖雪公司踌躇满志的原因是:早在2003年,湖雪公司就以普通小麦和优质专用小麦为原料,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雪花粉、湖雪饺子粉、速冻饺子粉等国产小麦专用粉和营养强化粉等面粉新品种,特别是速冻饺子粉,其显著特点是解决了以前速冻饺子容易出现裂痕的问题,广受消费者青睐。

  “面粉是我国大众主食消费的主体之一,全国面粉市场每年的销售总额高达1500亿元,并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事实上,中国面粉界没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基本上是本地化竞争,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好产品没有也难以走进千家万户。”陈发舟说。

  基于此,陈发舟在酝酿两年之后,决定进军央视。

  “在我的设想里,在央视一打广告,订单就哗哗地来了。”陈发舟笑着说。

  为迎接这一预期,2005年年底,湖雪公司在北京京都信苑大酒店隆重举行了“湖雪品牌战略发布暨全国经销商大会”,同时在北京设立了一家分公司。

  几个月时间下来,市场反响很大,对湖雪专用粉的需求直线上升,销量是原来的两倍,但并没有达到湖雪公司预期的目标。

  “我们过于乐观了。事实证明,面粉企业在央视打广告,迅速提高了湖雪品牌知名度,使湖雪成为全国名牌。但面粉是一个地域色彩很强的产品,客户往往有使用惯性,已形成的市场关系盘根错节,新市场非常难开拓。”陈发舟说。

  “2006年,对我们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又找到了新的机会。”陈发舟感慨道。

  相见恨晚的合作

  通过央视招标,湖雪公司创造了数个面粉行业的第一:第一个在面粉行业进行系统品牌营销规划,第一个在央视黄金时段进行强势品牌营销传播,第一个进行全国品牌化运作,第一个拥有品牌代言人。

  这一切,为湖雪公司罩上了亮丽的光环。

  其间,湖雪公司了解到,国内许多知名饼干企业选用湖雪饼干粉,效果非常好。湖雪公司对饼干生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6年4月的一天,湖雪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客户、同城的许昌一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龙公司),洽谈合作事宜,联合生产饼干。一龙公司表示非常欢迎,双方马上进入实质性的合作谈判。

  现湖雪公司总经理、时任一龙公司总经理的刘加才愉快地回忆了当时的细节:“正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见到陈董事长,本来以为他在央视打广告,是个大企业的大老板,应该很难接近,见面一谈,发现我们的观点、思路、为人处世方法都非常一致。我们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如今,一龙公司已正式成为湖雪公司的合作伙伴,产品挂“湖雪”商标。

  这是一次让双方感到相见恨晚的会面。之所以说“相见恨晚”,在陈发舟看来,刘加才是个奇才,其自小痴迷研究饼干,至今已指导了200多家饼干企业,使它们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在刘加才看来,陈发舟的面粉质量超一流,如果加上他的技术,生产饼干将无往而不胜。正是这次会面,促使陈发舟对面粉业有了更深的思考,也使他萌生了面粉深加工、进军饼干业的想法。

  “在原料和品牌上,我有优势,在技术、销售渠道和人脉资源上,刘总有优势。我们一接触,就走到了一起。”陈发舟说。

  许昌县商务局赵局长对二人的合作非常看好:“他们是真正的优势互补。”

  赵局长自称见证了湖雪公司“新生命”的发轫,“3条饼干生产线从动工到一次性投产成功,他们只用了不到100天,是最新的‘许昌速度’,也是全国速度。”

  而河北一家著名的方便面企业,于2006年投入5000万元建成两条饼干生产线,历时6个月没有试产成功,如今已没有动静。

  “我们曾想把它收购过来,但发现太耗能,就放弃了。”陈发舟说。

  由试生产至今,湖雪公司在饼干业历时不长,但借着央视对湖雪品牌的传播,在业界已广为人知。2007年1月13日下午,《经济视点报》记者正在湖雪公司采访的时候,吉林省松源县县长将电话打到了刘加才的办公室。

  “这段时间,松源县食品公司的人来我们这里了三趟,我们和他们合作已经谈妥。我们输出技术、以品牌入股,他们则成为湖雪公司的一个饼干生产基地。”刘加才说。

  目前,以这样的方式,湖雪公司在全国物色了6家企业,已谈妥3家,另两家分别在河北涿州、江苏泰州。每个基地的日产达到200吨规模。

  “我们对自己非常有信心,我们有好产品,有好产品必然有好市场。”刘加才说。

  美好的预期

  从饼干小麦基地建设抓起,完善加工工艺,生产出优良的饼干专用粉,然后加工成为优质的高、中、低档饼干,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湖雪公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瞄准的是全国市场,目标是3年后日产饼干1500吨,年销售额30亿元。”陈发舟说,“首先我们有原料优势和成本优势,每吨成品比同类产品普遍至少低200元;再者,是技术优势,饼干好吃实惠。”

  据陈发舟介绍,在河南114个县里,他们目前已签下了93个经销商。“我们选择经销商是非常苛刻的,一个县只选择一个,经销商必须是诚信型的,至少有4部车,否则不能销售我们的产品。”

  1月5日到7日,湖雪公司又把一大批潜在经销商邀请到了许昌,“主要是考核,合适的再谈。”刘加才说。

  刘加才表示,尽管公司优势明显,能够赚取到超额利润,但为了长远发展,“公司只是赚取了3%~5%,其他利润都让给了经销商。这样一来,经销商怎么会不喜欢我们的产品呢?”

  “3月底,另外3条生产线就能投产,吉林松源的公司也步入正轨。那时,我们的经销商能达到1000名,基本上遍布全国。”刘加才说。

  2007年,湖雪公司的目标是面粉销售额4亿元、饼干销售额3亿元。

  由面粉进入饼干,湖雪公司也引起了新加坡启源资本私人有限公司的注意。

  “他们通过许昌市发改委联系到我们,非常希望我们能上市。1月12日,我们再次做了沟通。”陈发舟说。

  据介绍,2个月之后,新加坡方面会派来一个更庞大的团队。湖雪公司方面分析,届时公司另外3条生产线会投产,新加坡方面可能会继续观察湖雪公司能否保持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

  陈发舟说,他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因为公司并不缺钱,“但为什么还要上市呢?因为这能提高湖雪公司的知名度,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过,陈发舟也很清楚湖雪的“死穴”——人才严重不足。随着企业的几何倍增式发展,人才不足问题更是急剧显现。“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从员工里挑人才,加紧培训。1月底,公司新的办公大楼、多功能厅、宿舍大楼和豪华的专家楼就会动工,整个厂区很快将成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陈发舟说。

  陈发舟和刘加才有一个设想,若干年后,比如10年后——他们二人退居二线,公司交由职业经理人管理,他们则驾车云游去。

  依此揣想,那个时候的湖雪公司,该是庞大而完美的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